一兩豬頭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朱標滿飲一杯,不過他沒有放下心中的懷疑,只是知道林然肯定不會輕易的說出。
“小先生也曾中過秀才,有沒有考慮過為朝廷效力?”
朱標接著試探性的問道。
“為國效力,乃是大明每一個人的應盡之責。”
林然舉起酒杯朗聲道。
“不過大明自亂中開闢,當今聖上雄才大略,朝廷之中能人輩出,我這本事,,放在山野村夫之中,那自然是首屈一指。可是如果在朝廷中,那就像一滴水流進了大海,激不起任何浪花。
這點自知之明,我還是有的。”
“小先生不必妄自菲薄,以那兩本小說中的才識來看,恐怕好多人都比不上小先生你。”
“文章講究靈感,就如詩仙李白,酒至酣時,正是詩興正濃之時。恰恰印證了陸游詩中的一句話: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朱標看著眼前雖然行跡放浪不羈,但是為人卻不狂傲的年輕人,頓時有了好感。
少年得志不輕狂,他日定能有所作為。
“別隻顧著說話,來,接著喝。”
說完,林然又一飲而盡。
酒能壯膽,酒也能矇蔽人。
朝廷的對待自己的態度究竟如何,恐怕就在眼前之人的一念之中。
這是林然特意營造的一個局,畢竟此刻大明開國才十幾年,以朱元璋對待文人的小心眼來看,恐怕很難輕易放過自己。
所以,今日的酒局應對,至關重要。
毛驤一直在盯著林然,林然卻彷彿渾然不覺。
“小先生為何一直居住在這文廟之中?”
雖然已經知道了調查過林然的底細,朱標還是問道。
“原先家中有一老母親,不過已經病故,所以現在算是孤家寡人。倒也落得逍遙自在。
何況此處有片瓦遮身,更有孔聖做鄰,豈不是讀書人的幸事?”
“沒想到小先生年紀不大,卻已經看透世事,值得喝一杯。”
說著,舉杯和林然酒杯輕輕一碰,接著把酒送入口中。
“小先生也是讀書人,可是我看小先生的小說中,對文人大多數都是諷刺之味,這是何意?”
要知道雖然大明以武開國,可是現在文人的重要性已經逐漸凸顯了出來。
朱元璋更是曾專門下旨,意欲攬盡天下文人。
“關於這一點,我想請問你一下,你覺得這天下文人如何?”
聞言,朱標倒是一時沒有想到這個問題,不過他師出名門,深受儒家學說影響,略一思索,答道;
“文人,即是讀書人,讀書人一生追求,不過是四個字,修齊治平。”
林然點頭,不愧為師從大儒,短短一句話,就說出了儒家精髓。
“我認同你這句話,但是我更感覺如今天下的文人,就像一鍋粥。
而當今聖上正是那煮粥之人。
如何掌握火候至關重要,火大了,粥容易燒焦;火候不到,粥又不熟。
聖上當初啟用科舉,後又廢除,不正是說明了這點麼?”
朱標還是第一次聽別人敢在他面前直接談論當今聖上,毛驤更是手按刀把,隨時準備抽刀見血。
不過朱標倒是覺得林然的說法雖然新奇,卻也有其獨到大的看法,舉杯示意林然接著講吓去。
早就已經準備的一番話,就看眼前之人認不認同了。
“煮粥講究火候,那是當今聖上和太子要操心的事情,今天我就不過多評論。”
“今天咱就來講講這一鍋粥。”
林然又自倒自飲了一杯,接著道;
“一個文人,就相當於其中的一粒米,聖上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