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眼鏡蛇(1) (第2/3頁)
超人日丹諾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我第3集團軍指揮,我希望你能在大部隊抵達之前,指揮該師突破維爾-陶特運河,這對我軍下一步進攻好處極大。”
維爾-陶特運河是一條東西走向的運河,距離卡朗唐約有十公里,是德軍抵禦南下美軍的天然防線。如果美軍第3裝甲師能夠突破運河,那麼就能形成第7軍和第19軍夾擊聖洛的態勢,而聖洛這個交通樞紐對於美軍下一步的推進又至關重要。
只是德內爾並不完全贊同巴頓的意見,他認為巴頓的戰略倒是沒問題,但實操起來卻有些缺陷,那就是運河附近的地形並不適合裝甲師進攻。此外,油料的短缺對第3裝甲師而言也是個很重要的掣肘。
因此他回覆巴頓說:“我建議暫時不動用第3裝甲師,為了節省油料,只用第30步兵師完成突破就夠了。”
沒用三十分鐘,新一封電報就到了:“英國佬的裝甲部隊都難以突破,你確定你能用步兵完成?”
德內爾再次回覆:“用美國步兵,可以。”
很快,巴頓就發來了最後一封電報:“直接執行吧,我愛死你了!”
於是德內爾便立刻趕往前線,找來了第30步兵師的師長利蘭·霍布斯少將,向後者通報了自己的打算。令他頗感驚喜的是,在明確自己的任務後,霍布斯少將竟然當場拿出了一份詳盡的作戰計劃:“我們早就打算打過運河了,將軍,請問什麼時候行動?”
“7月3日一早,能做到嗎?”
霍布斯乾脆利索地答應了下來,隨即便有條不紊地將進攻任務安排了下去,這讓德內爾覺得自己彷彿就是個跑腿的傳令兵。
為了“彰視訊記憶體在感”,他便用自己在登陸戰役時的經驗,指導第30師組建了一個空軍對地引導小組,並且用兩次漂亮的偵查拔點作戰鞏固了全師對這個小組的信心。
終於,時間來到了7月3日,在巴頓的裝甲師完成登陸之前,霍布斯少將便指揮第30師一舉突破了當面德軍陣地,並且以機械化部隊為先導(美國步兵師裡也是有坦克的)迅速衝擊德軍縱深。該師的師屬機械化偵查營猛打猛衝,一直打到陶特河才轉為防守
這場漂亮的微型鉗形攻勢擊斃了九百多名德軍,並俘虜了近兩千人,幾乎報銷了德國第275步兵師一個整團。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在這個師的身後,是剛剛抵達前線的德國裝甲教導師。
美軍猝不及防之下,剛剛建立起的脆弱防線頓時被打穿,第120步兵團損失相當慘重,單單連以上軍官就戰死了五個,抓到的俘虜也跑了個精光。
見戰局已經白熱化,德內爾也顧不上此前小打一場、建立橋頭堡的計劃了,他立刻聯絡布萊德利,讓第3裝甲師和第19軍的第2裝甲師趁勢進攻德軍脆弱的兩翼。兩個裝甲師的推進十分順利,直接威脅到了德軍後方。
前一天還氣勢洶洶的德國裝甲教導師見此只能匆忙撤退,以免落了個被包圍的下場,而被打出了一肚子火的第30裝甲師也全力追擊,最終又擊潰了德軍一個步兵團,並且在德軍戰線上製造了一個寬達6公里的缺口。
面對如此有利形勢,一貫善於把握戰機的巴頓怎會坐視,他當即調兵遣將,直接發動了對聖洛的進攻。經過兩天的激戰,到7月12日,美軍拿下了這個至關重要的交通樞紐。
然後,美軍上層便就下一步的行動方案產生了分歧。
巴頓毫無疑問是最激進的進攻主義者,他認為既然德內爾已經創造瞭如此有利的戰役形勢,那麼美軍抓住時機理所應當。等待後續部隊到齊毫無必要,乾脆趁敵不備長驅直入。
然而布萊德利並不支援巴頓的主意,他認為此戰固然取勝,但美軍卻為此付出了意料之外的油料,如果此時進攻,後勁必然不足,恐怕不能取得大的突破。剛剛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