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頁 (第1/3頁)
[美]威廉·曼徹斯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由於教養的關係,這樣的人自小就相信,誰賣力氣,誰就有出息。現在呢,不管勤的懶的,一概倒黴,所以人人感到精神沮喪。正如沃爾特&iddot;李普曼當時所說:&ldo;整個民族精神不振,人人覺得自己孤零零的,誰也不信,啥事也不信,甚至對自己不信任了。&rdo;17年後,里斯曼在《孤獨的人群》一書中剖析一個性格內向的人在陷入這種困境時是如何的痛苦:&ldo;如果他屢試屢敗,前程絕望,一個人就很可能再也沒有內在的力量去抵抗外界的壓力,於是滿心內疚,只恨自己無能。&rdo;某某人寧可自殺也不靠救濟過活,這樣的報導當時報紙上登過不少。埃米爾&iddot;迪爾凱姆【法國社會學家(1858~1917年)。‐‐譯者】早就創造了&ldo;利他主義的自殺者&rdo;這個術語,說這種人寧可犧牲自己,也不願成為社會的負擔。
真正的原因在哪裡呢?在於從柯立芝總統到胡佛總統任內的所謂&ldo;新世紀&rdo;的繁榮並沒有確實的基礎。回顧起來,大蕭條似乎是產業革命最後來了一次大動盪,由此在新的技術革命到來之前造成的一個間歇時期。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由於有了各種大規模生產的技術,工人每小時的勞動生產率已經提高了40%以上。既然有了這樣大量的商品生產,消費者的購買力顯然也需要相應提高,這就是說,要增加工資。但是在20世紀20年代,工人的收入並沒有隨著生產力的提高而相應增加。就是在黃金時代的1929年這一年,布魯金斯研究所的經濟學家也已計算過,一個家庭如果想取得最低限度的生活必需品,每年要有2000元的收入才行,但當年美國家庭60%以上的進款是達不到這個數字的。一句話,購買力跟不上商品產量。那時有各種愚蠢想法,其中之一是以為產量突增不是什麼問題,說什麼&ldo;只要有個好推銷員,什麼都能賣得出去&rdo;。實際上是,有錢的人搞股票投機(有些並非有錢的人也做投機買賣),而掮客則提倡一種可說是群眾性的投機,慫恿那些手頭並不寬裕的顧客亂買東西,靠延期過長的賒帳的辦法來做買賣。
由於經紀人到處放帳,股票市場基礎不穩,終於垮臺。影響所及,那些到各地推銷的掮客做成了的千百萬小宗交易也收不回帳了,因為他們不管什麼商品都一概賒給無力付款的人。&ldo;新世紀&rdo;的繁榮時期就此結束,接踵而來的是一場大恐慌,全國惶惶然不知所措。上次的長期經濟危機發生在1893年,自此以後,美國已經高度工業化,想要城市人口大批迴鄉,已經不可能了。這次,赫伯特&iddot;胡佛恰巧在大難臨頭的前夕擔任總統,可說是自作自受,因為他在當商務部長時只醉心於提高生產力,卻不注意購買力不足的危險性。他只是在卸任離開白宮很久以後,對當年的事才有所醒悟。他寫道:&ldo;這邊為數不過幾千人……卻佔有大部分的生產成果;……那邊是佔20%左右的人口,卻只分到那麼一點點東西。&rdo;
從股票市場崩潰到1932年(大蕭條時期最慘的一年),經濟一直在螺旋式下降,而這個下降趨勢又因為採取了某些措施的緣故而更加速了。按老規矩說,這些措施本該使經濟復興的,可是事實恰好相反。為了保障投資者的利益,物價是不能降的,於是銷售量下降了。銷售量一減,只好用解僱工人的辦法來降低商品成本。這個工業部門的工人失業了,哪裡有錢去買別的工業部門的產品呢?這樣,銷售額越下降,被解僱的工人就越多,引起購買力的全面萎縮,結果是:產業工人窮了下來,連累農民也窮;而農民的窮,又回頭加深了產業工人的窮。&ldo;誰也沒錢買對方的東西,&rdo;這是一個俄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