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爾失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後續再有問題了再說。
當然,這是發動機內部沒有問題的假設。”
方想都不需要想,直接給出了2個選擇。
“要不要考慮換個材料?比如用鋼,或者鋁合金?”
曹天偉提出了另外一個想法。
“沒必要吧?鑄鐵的夠用了。
現在國內鋼材和鋁合金十分緊缺。
理論上使用效果會更好,油耗也會降低。
但成本太高了。
你別忘了,這是拖拉機的發動機。”
方想搖了搖頭,覺得以目前國內的情況。
用鋼材和鋁合金,還為時過早。
而且,後世到了21世紀,相當多的拖拉機,還在用鑄鐵發動機呢。
就算是汽車的發動機,也有相當一部分在使用鑄鐵。
現在出現的這個問題,根源無非就是材料和工藝。
在方想看來,甚至工藝出問題的機率,要比材料的機率更大。
“對了,發動機沒用來發電嗎?”
方想看了半天,突然發現一個問題。
“發電?為什麼要發電?”
曹天偉有些懵,不知道方想怎麼拐到發電上面去了。
“發動機都連續執行了一個月了,就這麼幹燒?”
“對啊,不然呢?”
曹天偉還是沒搞明白方想的想法。
“這也太浪費了吧?咱們學校沒有電池組嗎?”
方想拍了一下額頭。
他很清楚的知道,目前國內的油料,還屬於管制用品。
普通老百姓根本沒資格買,想加油,不但得有票。
還得去專門的地方,購買才行。
“沒有。。。。。。
但就算有,也用不上啊。”
曹天偉這時候才想起來,發電機是可以發電的。
“怎麼會用不上,可以充電啊。
還能給電燈送電,就這麼幹燒,一天要多少油才夠?”
方想有些無語了。
“我們。。。。。。沒想到。。。。。。”
曹天偉的聲音變得很低,他這時候才意識到了這個問題。
“電車是什麼時候開始研究的來著?”
方想嘆了口氣,突然想起了他那輛bYd,仰頭看向天空,回憶著。
似乎是從上世紀開始,就有人著手開始研究並製造電車了。
並且比油車出生的年代還要早一些。
只不過限制於電池的容量、充電效率和續航里程。
被油車後來居上。
而當油車發展的時候,電車也一直在發展,從來沒有停滯過。
只是一直沒有推廣開,被大眾所接受罷了。
直到韭菜盒子tSL的出現,才改變了這一切。
那現在的國內,有沒有電車的生存空間呢?
回頭得找人問問。
不過眼下不是考慮這個的時候。
還是要先解決發動機的問題。
“咱們研究小組做科研可以,自己動手,手搓零件和組裝。
工藝這塊說不定沒有洛邑一拖他們那塊做的好。
而且咱們的材料儲備,也沒有一拖的多。
他們可以嘗試用多種材料組合測試。
但咱們沒這個條件,要不,你問問教授的意見?”
看曹天偉還在猶豫,方想幹脆直接給出了自己的想法。
“先不急,把發動機拆開看看再說也不遲。”
曹天偉看方想想的這麼全面,當即點頭認同。
可拆發動機這個必要的流程,還是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