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思念如同潮水,回家過年 (第1/2頁)
石門華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對於堂哥的決定劉夏蓮並不感到意外,這是意料中的事情,上有老,下有小,背井離鄉需要勇氣的。
“虹哥,兩碼事,過年該回家你就回,過了正月十五再回來就是了,老人孩子都等著呢。”
“那行吧,我今天晚上回去跟你嫂子商量一下再決定。”
“好的。”
傍晚,李家屯。
養鵝場的大鵝們吃飽了料,終於安靜了下來,一個個躲在了溫暖的棚裡趴著睡大覺了。
劉富虹今天傍晚的時候開著輕卡從林場捎回來了三千斤稻糠,就這點量,還不夠大鵝一個星期吃的。
劉富虹和扛著獵槍圍著鵝場轉了一圈,也沒發現什麼危險,這才安心的回屋。
媳婦正在張羅飯菜,這伙食在老家是不敢想的,在這裡可以隨便吃,粉條燉魚頭,香甜的大白米飯。
劉富虹拉了板凳坐下,給媳婦說:“今天夏蓮來找我了,問我回家過年不,我說咱們明年夏天就不幹回家了,所以過年就不回去了。”
媳婦有些擔心:“在這邊賺錢多,吃得好,喝的好,回去之後能不能行呢。”
“這段時間我想了很多,夏蓮妹子白手起家,靠著挖人參,撿蘑菇一年多的時間創下了如此大的產業,咱倆回老家也闖一翻事業,咱們都三十大幾的人了,再不幹就老了。”
“老了?”媳婦一愣,摸了摸臉頰,的確老了。雖然臉上經常抹供銷社買的幾塊錢一袋的雪花膏,但是依然架不住歲月的風霜。
“當家的,你可考慮好了,我一個婦道人家沒什麼見識,明年夏天咱們回去了你打算做什麼?金銀花丹參,夏蓮可是交給五叔負責了,不可能交給你的。”
“這是自然,首先是前段時間送馬去了十匹母驢,其中有兩匹母驢是咱家的,拉車耕地不用愁了,一年還能下一頭騾子,咱們那大牲口價格非常貴,一年的小騾子也能賣一千五六,日常開銷不用愁了吧。咱們那養鵝銷路是問題,沒有這裡的銷路廣,還是走趙大喜他們的路子,養母豬,賣小豬,收大豬,給肉聯廠合作,順應政府的策略。”
因為隨著社會的發展,經濟的提高,百姓對豬肉的消費量大大提高了,而落後的養豬技術制約了養豬的發展。
媳婦沉思了一會兒:“養豬肯定是比養鵝好,最起碼豬沒這麼吵。但是培訓的時候我可是聽桂蘭主管說了,養豬那是要講究科學,講究技術的,咱們這麼兩眼一抹黑就學人家養豬,那風險很大的,畢竟不是養個三頭兩頭,最起碼也得幾十頭母豬吧?”
劉富虹點點頭:“技術不成問題,明年回來了,我給妹子說一下,調你去養豬場上班,也學些東西。跟夏蓮這麼久,在她身上我學了一點,天不怕地不怕,凡事只要敢幹就成功了一半,明天咱們回家過年吧。”
“好,回家過年。”媳婦突然想起老家的孩子、孃家的父親兄弟。
思念就如同憋尿,如果看不見茅廁還能再堅持一會,如果看到了那就必須立馬解決。
兩口子數錢數到半夜,工資、採山貨的錢、劉富虹跟著劉夏蓮趕山挖參、打怪獸的錢,亂七八糟的加起來,一共九千八百六十塊。兩人其實一直沒啥大花銷,前段時間劉夏蓮結婚的時候,給了老爹五百塊,給孩子匯款幾百,然後家裡有親戚結婚,送禮大幾十。平常吃喝都是管飯,無非就是買了兩件皮褲皮襖,畢竟大東北的天氣沒幾件皮草真堅持不住。
媳婦看著一摞錢直髮愁:“這麼多錢咋弄,愁人啊。匯款單發回去手續費就要九十多,帶回去又怕遇到小偷。”
“這還用想嗎,四叔原來在車站派出所的時候,光抓的小偷就有上百個,還用一個叫什麼賊王的,徒子徒孫就是幾十人,偷錢厲害的很,明天一早我去找夏蓮,你給嬸子說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