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新車交付,車隊壯大 (第1/2頁)
石門華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趙大喜對師傅的信服完全是盲目的,師傅說稻田養魚可以,那就稻田養魚。
趙家村八千畝水田非常集中,水渠裡、稻田裡原本就有各種魚類,但是很難形成產量。龍江省這裡的土地比吉省還要多,號稱北方的魚米之鄉,經過村裡開會商議,達成了共識,明年準備在稻田養殖鯉魚、鯽魚、泥鰍、花鰱這幾種經濟效益高的魚類,根據劉夏蓮的描述,在不喂飼料的情況下,每畝產魚一百到一百五十斤。稍微的喂點飼料,產量就能達到百斤的產量。
由於稻田魚生長期間以蟲子、青草、浮游生物為食物,所以魚的口感和野生江魚一樣好吃。每週撒點青草、麩皮等等產量就會高很多,當然了,這個時期的魚很便宜,其實效益還不如養豬,主要還是為了拓寬一個收入渠道而已。
魚塘暖棚的溫度也很高,差不多二十幾度,魚兒非常活躍,能提早產卵兩個多月。
和豬羊養殖不同,魚的產卵量非常高,一條雌魚產卵量高達萬粒以上,所以親魚養殖並不需要好多。東北黑龍江、松花江以野生魚為主,號稱三花五羅十八子七十二雜魚,養魚的人好找,會孵化魚的還真不好找,趙大喜費了好大的力氣找了養殖錦鯉的老頭,一個月給他開一百二十塊,教會一個徒弟再獎勵一百五,給他配了五個徒弟。五個趙家村的後生整天菸酒了哄著老頭,學習技術。
趙大喜給老頭拿了條煙,閒聊了兩句,挨個魚塘看了看,發現還可以。
不過老頭也是有言在先,他只會鯉魚、鯽魚、花鰱的孵化和幼苗管理,至於泥鰍他是壓根沒養過。
趙大喜也對泥鰍也只是做做試驗,畢竟八千畝稻田,如果都養一樣的魚,那會不會產生滯銷,畢竟上市的時間是一致的,水稻收割後就要收魚了。
“都好好幹哈,明年要是稻田養魚成功了,我找縣裡給你們請功,到時候披紅戴花當勞模,有面子還拿獎金。”趙大喜不經意間那就畫出來好大的餅,但是大家願意信,因為大家看到趙大喜的決心了。
這片水產養殖棚可是花大價錢了,每天光是煤炭就要燒半拖拉機,就是為了給種魚加溫,好提前產卵。
各產業轉了一圈,一切發展正常,趙大喜也就放心了,高高興興回家打拳了。
省城,泡菜廠辦事處,今天天氣晴朗,但是很冷。
哈氣成霧,人們一個個都穿的跟個熊一樣。
一車隊隊長崔永川、二車隊隊長劉富虹帶著十幾名司機在門口大街上接車呢,今天這場面有些大,警察都驚動了,還開車過來檢視。
原來是劉夏蓮定的十五輛輕卡、五輛大卡到貨了。
輕卡車長五米五米,用柴油,標準載重三千斤,實際上拉五千斤很輕快,沒任何問題。141大卡車標準載重一萬斤,也就是五噸,多拉個三兩噸問題不大。都是新車,但是要挨個檢查一下,車輛效能、隨車工具都要仔細檢查。不能等尾款交完了,再有問題人家就不承認了,車行買車,可不是四艾斯店。
劉富虹拉開門上了大卡車,眼中流露的滿滿的溫情,曾經在隊伍裡開就是這樣的卡車,那時候才二十出頭,現在一轉眼就三十多了。
打著火,熱了一會車,新車打火還是很好的,一把就著火,一旦等用了幾年後到了冬天想打火那就很費勁了,需要燒柴火烤油箱。
五輛大卡車都開了一遍,確定新車無誤。
“廠長,沒問題,五輛大卡車都是新車,有勁,拉貨猛的很,如果一路都是平路拉十噸不在話下。”劉富虹高高興興的下了大卡車,過來給劉夏蓮彙報工作。
崔永川那裡也檢查完畢了,給劉夏蓮點點頭:“沒問題,也都是新車。”
劉夏蓮把開好的匯票給了對方財務:“合作愉快,咱們這安排了午飯和晚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