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頁 (第1/2頁)
[美]C·W·尼米茲/E·B·波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然而,艦艇使用挪威水道,這僅僅是問題的很小一個方面。德國入侵挪威的主要原因可以用一個字來概括,那就是&ldo;鐵&rdo;。德國每年要進口1500萬噸鐵礦石,而其中將近75來自斯堪地那維亞。夏季,這些鐵礦石由瑞典的律勒歐港透過波羅的海運往德國,這樣可以免遭英國海軍的襲擊,因為英國海軍不可能進入斯卡格拉克海峽。可是一到冬天,波羅的海冰凍,因此,鐵礦石只好經陸路運至挪威的納爾維克。斯堪地那維亞的鐵礦石有41就是由這條路線運往德國的。所以說,挪威對德國來說極其重要。
雷德爾元帥很早就提醒希特勒注意挪威的局勢。但他認為,如果挪威的中立立場能受到英國尊重的話,那將對德國有利。然而,雷德爾知道,英國將不會容忍在其封鎖線上保留一個豁口而不加以堵塞。所以,他命令海軍參謀部制訂出作戰計劃,在必要時入侵挪威。雷德爾為了以和平手段達到其目的,他為希特勒與極端親德的維德孔&iddot;吉斯林安排了一次會唔。雷德爾錯誤地認為維德孔&iddot;吉斯林能夠控制整個挪威議會。冬季,挪威的事態並未按照雷德爾所希望的軌道發展。挪威非但不能為德國提供幫助,相反,卻伸手向德國求援。&ldo;弗林特城&rdo;號與&ldo;阿爾特馬克&rdo;號事件表明,挪威水道也並非如德國所想像的那樣安全。後來柏林收到的一些情報表明,英國打算在挪威水道實施佈雷。德國人認為挪威人將會對此表示默許。因此,1940年3月1日,希特勒簽發了代號為&ldo;威悉河演習&rdo;(即入侵挪威和丹麥)的作戰命令。
在實施這一戰役時,除了突然襲擊這一條外,德軍違背了所有的海軍戰略原則。入侵挪威的德軍將要在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的威脅下越過大海,並將在若干個廣為分散的登陸地點上陸,其中有些地點距德國基地將近一千海里。德軍上陸後必須鞏固灘頭陣地,穩住陣腳,並要抗禦英國不可避免的反擊。德軍要想佔領挪威,就必須做到這一點。德國具有一個可以獲得成功的有利條件‐‐即這個地區的地理位置。發起突擊後,德國可保持著一條補給線,這條補給線是從斯卡晏透過卡特加特海峽和斯卡格拉克海峽到達奧斯陸峽灣,航行距離相當短。由於這一海區靠近德國北部的空軍基地,英國皇家海軍在此無法行動。為了保護這條運輸線,德國決定既要佔領挪威又要佔領丹麥。雷德爾和德國海軍參謀部估計,如果最初登陸損失不大的話,物資可以先由海上運至奧斯陸,再由奧斯陸經過陸路運至各佔領區,以保障各佔領區的供應。
德國將其海軍的整個水面艦艇部隊和大部分潛艇投入了挪威戰役。雷德爾充分預計到德方的兵力損失可達一半。他命令鄧尼茨將25艘潛艇派往挪威附近,這使鄧尼茨大為煩惱。為了執行命令,鄧尼茨只好從北大西洋的狩獵區抽調一些潛艇兵力。在這次戰役中,德國水面艦艇的部署情況如下:
第一大隊:前往納爾維克,包括&ldo;格奈森諾&rdo;號、&ldo;沙恩霍斯特&rdo;號戰列艦、10艘驅逐艦及2000名部隊。
第二大隊:前往特隆赫姆,包括&ldo;希佩爾海軍上將&rdo;號重型巡洋艦、4艘驅逐艦及1700名部隊。
第三大隊:前往卑爾根,包括&ldo;科隆&rdo;號、&ldo;柯尼斯堡&rdo;號輕型巡洋艦、&ldo;牛虻&rdo;號老式訓練巡洋艦、一些小艇(即魚雷艇)及900名部隊。
第四大隊:前往克里斯蒂安桑和阿倫達爾,包括&ldo;卡爾斯魯厄&rdo;號輕型巡洋艦、一艘供應船、一支魚雷艇部隊及1400名部隊。
第五大隊:前往奧斯陸,包括&ldo;布呂歇爾&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