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甲仁波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身直則脈直,
脈直則心直。
最普遍的一個佛教禪修姿勢稱為蓮花式,修行者雙腿交叉坐在地板上,右腳放在左腳上,左腳放在右腳上。大部分西方人覺得半蓮花式比較容易,也就是將一腳的腳踝放在另一腳的彎曲處。如果你是坐在小墊子上,你的軀幹要提高一點點,讓你覺得開放而放鬆。
你的手要放在小腿上,右手疊於左手上,兩手的大拇指指尖相接觸,掌心向上。兩肘必須以自然、翅膀般的姿勢稍微離開身體,而非以雙肘夾住身體或往後壓。下巴要放低,讓脖子能夠稍微彎曲,以便眼睛能夠沿著鼻尖的高度注視前方一、二公尺處。舌尖輕低上顎。最重要的是要讓脊椎骨挺直。
如果背部有毛病,也許會發現這個姿勢很困難。你也許要坐在椅子上禪修,但注意一定要讓脊椎骨挺直,不能塌下來。不管選擇什麼姿勢,記住其目的並不是要讓你不舒服。佛陀本人在經過多年的苦修實驗之後,已捨棄了肉體的折磨。你必須要舒服得足以讓你的心能夠放鬆和專注。
禪修時最好採取坐姿,但實際上只要我們能夠覺醒,不管在什麼地方、在什麼環境下,我們的心都具有治療能力。
放 松
為了放下內心的掙扎‐‐放下那緊抓著我們的概念性和情緒性壓力‐‐我們在禪修時,必須放鬆我們的肌肉。如果緊張集中在肌肉的任何部位,就必須把覺察力帶到那個區域,放鬆緊張。放鬆可以提供寧靜的氣氛,讓我們點燃治療能量的燭火。不過,放鬆絕不表示進入懶惰、散漫、半意識或昏昏欲睡的心態。有時候我們也許需要休息,覺處得睡意很濃,但最有效的禪修必須是清醒、覺照和明晰的。這是接觸我們平靜、喜悅本性的途徑。
從禪修回到日常生活之後,仍然要維持放鬆。慢慢站起來,把你的心融入活動之中。透過這個方式,你可以把空靈的心帶入生活之中。
創造心靈的空間
我們很少人把自己完全投入當下之中。我們把工作上的問題帶回家,因此沒有機會享受家庭生活。然後我們又把家裡的問題帶到工作上,無法全力奉獻於工作。當我們在禪修時,總是撫愛著我們心理的影像和感覺,以致沒有真正的機會可以專注。我們一輩子都沒有生命可活,因為我們總是住在過去或未來。
如果家裡亂七八糟地塞滿太多傢俱,我們就沒有生活的空間。如果我們的心亂七八糟地塞滿計劃、關切、念頭和情緒,就無法為真我留下空間。
許多人覺得他們的心擁擠得無法禪修。即使他們在家裡有空暇禪修時,也容易分心。為了把全部的注意力和能量帶到我們的家庭生活上、帶到禪修上,我們需要心靈的空間。
我們可以有意識地為自己創造空間。我們可以決定把工作憂慮拋諸腦後。如果有幫助的話,我們可以把這些憂慮觀想成紙和電腦,安全地儲存在辦公室裡。我們實甚至可以想像各種界線,隔離我們的工作和家庭生活。或者我們可以在心中創造能量或光的保護罩,把自己關在家中,讓我們目前正在做的事得到完全的隱私。
禪修可以是溫暖和空間的天堂,但我們也許會想抗拒禪修或把它看成芝麻小事。有一個方法可以創造開放而放鬆的感覺,那就是回到孩提時代的氣氛。
自小至今,我們已經在這個開慷慨的世間學習和禁經驗許多奇妙的事物。不過,我們卻很容易困在今日的瘋狂生活方式中。我們變得像蠶一般作繭自縛。我們已經達到以自己的觀點、感覺、習慣和反應來窒息自己的地步。
當我們的安靜下來時,每一分鐘都可以感覺得到;但如果我們的心追逐周遭的每一件事物,就會覺得一天還沒開始卻已經結束了
回想過去,小時候我們覺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