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頁 (第1/2頁)
吃青菜的蝸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劉洎和張亮的死,還告訴我們:貞觀初年那種君賢臣正、暢所欲言,共謀國事的時代已經過去。隨著時間的推移,君臣都已逐漸淡忘了原本是刻骨銘心的隋朝末年大動盪,取而代之的是,皇帝越來越聽不進不同的聲音,大臣們也紛紛開始明哲保身,極少有人再敢公開反對皇帝的想法。而對於那些可能是被冤屈的人們來說,指望死裡逃生幾乎成了不可能實現的夢想。
只是,對於一個龐大的帝國來說,它的慣性依然存在。整個國家還是在一條相對正確的道路上一路前進著。
在唐軍的馬蹄下,又一個草原帝國消失了。
第四十七章 南征北戰
北方的薛延陀汗國自從未能如願娶到唐朝公主後,受到的打擊可謂接二連三:原可汗乙失夷男急火攻心,沒多久便掛了,兒子乙失拔灼即位。只是,他僅僅是繼承了老爸的急躁與嗜殺,卻沒有繼承到其廣闊的胸襟。很快,幾乎所有人都成了他懷疑的物件。
於是他開始批次換血,將那些高層職位換上了自己的一套人馬。隨著跟他不是一條心的貴族越來越多,被乙失拔灼殺掉的人也越來越多。國內一時間是人心惶惶。
回紇、僕骨和同羅三個部落瞅準了這個時機,聯合出兵,向薛延陀發起攻擊。薛延陀每戰必敗,日趨窮途末路。
長安方面也趁機抓住機會,出兵薛延陀。
李道宗、阿史那社爾、執失思力、契絆何力、薛萬徹和張儉等將領分路攻擊薛延陀。
不過,他們幾乎無仗可打。
因為在雙方軍隊正式交戰之前,發生了一點意外:唐朝的一名校尉率領一支靺鞨部落軍偶遇一支薛延陀軍隊,並成功擊敗了他們。
這原本是一場無足輕重的戰鬥,但是薛延陀全國早已是草木皆兵了。聽說前面輸了,就自己嚇自己地說:&ldo;唐朝大軍已到!&rdo;
人嚇人可是真能嚇死人的。聽到這個訊息,乙失拔灼根本無心抵抗,帶著幾千騎兵投奔雲中的一個部落。結果被回紇來了個一鍋端,大批薛延陀王族成員(包括乙失拔灼可汗)被殺。剩下的各部落則爭先恐後地向唐軍投降。
貞觀二十年(公元646年)農曆七月,薛延陀的末代可汗向唐軍投降,抵達長安後被任命為右武衛大將軍。薛延陀汗國就此滅亡。
此時距離契絆何力勸說李世民不要與薛延陀和親,不過短短三年的時間。
第二年正月,李世民在長安接見回紇、僕骨等部落首領,正式下詔,在整個漠北及遼河上游一帶(即原先東突厥汗國和薛延陀汗國所統治的廣大區域)設立多個都督府和州,分別任命各部落酋長們擔任都督和州刺史。
然而,雖然看上去大唐版圖好像增加了好大一塊疆域,但事實上唐政府並不能對新增加的土地進行有效的控治。回紇部落首領更是自稱可汗。那片土地基本上算是換湯不換藥來了個新的突厥政權。
但不管怎麼說,整個大漠至少名義上都已經是唐朝的疆土了。
對此李世民表示基本滿意,他對於自己能夠取得這一成就的原因有著清醒的認識:&ldo;自古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rdo;
的確,在李世民以及唐王朝後面的戰事中,經常會出現不少非漢族將領的身影。縱觀整個中國歷史,像唐朝這樣包羅永珍的情形實在是少之又少。
平定了大漠,讓李世民切齒難忘的高句麗又被提到了議事日程上來。
這次李世民和手下們充分吸取了前年徵討的教訓,沒有急於使用武力,而是遵循了孫武子大人的&ldo;知己知彼,百戰不殆&rdo;原則,對敵我雙方力量對比進行了細緻的分析。
高句麗方優勢:城池大多易守難攻。
高句麗方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