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青菜的蝸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太宗出征之前,派侍中劉洎輔佐太子李治,留守定州。現在李世民回來了,長了毒瘡,病體沉重,高階官員們自然是要輪流入宮問安的。
劉洎也不例外。他和中書令馬週一起進宮給病重的李世民請安,哭著表完忠心後便離開了。
出得宮來的劉洎滿臉悲傷,逢人就嘆道:&ldo;皇上病勢沉重,怎能不令人擔心啊!&rdo;
然而,就在他說出這話之後沒幾天,劉洎就被送進了大牢。
原來,李世民得到了報告是這樣的:&ldo;劉洎探望皇上出來後,逢人便稱國家大事不必憂慮,胡說什麼只要輔佐幼主,效法伊尹、霍光的榜樣就可以了。哪個官員膽敢三心二意,就把他殺了,局勢自然穩定。&rdo;
就因為這樣一句誣告,劉洎下了大獄。
在現在看來,這誣告的水平著實有限,而且一無錄音二無旁證,怎麼就能順順噹噹地把一位宰相給拉下馬來了呢?
據《太宗實錄》、《舊唐書》和《新唐書》的一致記載,誣告者是褚遂良。
這還不算,據上面三本書記載,劉洎被抓之後一直喊冤,而且聲稱馬周可以證明自己的清白。但褚遂良一口咬定確有其事,被叫來作證的馬周更是被嚇得不敢吭聲。於是李世民便認為情況屬實,&ldo;皇恩浩蕩&rdo;,留劉洎全屍,賜他自行了斷,家屬不再追究連帶責任。
對此,司馬光的觀點稍有不同。他在《資治通鑑》裡也提到了劉洎之死,但只說是&ldo;或譖(有人誣陷)於上&rdo;,但並沒有具體指出誣告之人。
想那褚遂良也是一代名臣,書法造詣甚高,家世也很顯赫(父親是隋朝高官,與李淵一家都有深厚交情),劉洎當時除了官職以外無一比得上他,褚遂良為何一定要置劉洎於死地呢?
一般來說,一個男人想害死另外一個男人,無非以下幾種原因:
a兩人有仇,一方曾經得罪過另一方,因仇而殺。
可是翻遍史籍,不曾發現劉洎和褚遂良之間有何大的讎隙。僅有的一點便是當年皇子爭奪太子之位時,劉洎和岑文字提名李泰,褚遂良則堅定和長孫無忌站在同一陣線支援李治。
但是當李治被確立為太子之後,劉洎很快便上疏皇上,提出要對太子嚴格要求,精心培養,塑造出一個優秀的接班人,而且從此老老實實,再未說過李治一句壞話。就算曾經政見不一,現在也無需害命啊!
b雙方是情敵,為了爭奪同一個(也可能是同幾個)女人吃醋,心生惡意。
這個說法太無稽了,不做討論。
c褚遂良覺得劉洎擋住了自己&ldo;前進&rdo;的道路,要把他做掉。
劉洎當時官銜比褚遂良高是事實,但劉洎一開始就站錯了隊,後來即使改正也只是保住了位子,換來個平安無事,其他基本不要指望了。而褚遂良當時的地位壓根也不低‐‐不僅是諫議大夫,還是太子賓客,又是長孫無忌的親密戰友。身為高官、鐵桿太子黨、第一重臣眼中的紅人,褚遂良想不升官都難,幹嘛還要憑空去誣陷一個並無冤讎之人,況且其謊言和手段還都很低劣。
所以說,褚遂良因此原因陷害劉洎有可能,但可能性不大。
d劉洎欠褚遂良不少錢,而且一直耍無賴不肯還。
可能性極小。
此外還有一些更加離奇的猜想,不著邊際,這裡就不討論了。
總之這事兒,成了個謎。只有司馬光認為不是褚遂良所為,他一口咬定劉洎有不良居心,馬周不敢作證之類的事都是捏造,不可靠。所以《資治通鑑》裡只說李世民相信了誣告,隨後賜死了劉洎。
看來指望有現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