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樓看風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夏曆十月中旬的甘露川,清晨的氣溫已經低至了零度。
枯黃的草叢裡,能看見明顯的白頭霜。
秋裡收的糧食,甚至是方圓百里草場上的狗米草,都已顆粒歸了倉。
田間地頭能見著綠的。
就是一些過冬的蔬菜。
牲畜們,早被關進了牧場附近的磚瓦圈舍裡。
有了足夠的冬儲的牧草,牛馬羊駱駝們可以在溫暖的圈舍裡安心過冬。
自打哈密衛的露天石炭礦大量開採後。
甘露川凡是有磚有瓦的房屋內,都修了火牆,其中就包括了圈舍。
內部價三十文一石的石炭,實在是太划算了。
牲畜們的日子好過,人就更不用說。
白日裡,作坊裡的活兒照舊做。
夜裡更舒坦。
只需穿一件輕薄的棉布裡衣,蓋一床四五斤的棉被即可。
怕熱的小孩子,還會把手腳從棉被裡伸出來透氣。
一個個小臉紅撲撲的,睡得比小豬崽還可愛。
今晚,除小孩外的所有人卻是一夜未眠。
三千先鋒隊員,出征兩千人。
出征的,家屬們且有得忙。
天剛矇矇亮,主街兩旁就站滿了送行的隊伍。
參戰和未參戰的軍屬們都來了。
見著熟悉的面容,她們就會把連夜準備好的包袱,往空出來的戰馬馬背上放。
儘管衛所給準備好了足夠的行軍乾糧。
她們還是忍不住,想為這些戰士們多準備一些。
有人連夜烤了熱乎乎的饢餅。
有人煮光了家裡所有的鴿子蛋。
還有人做了,各種各樣或甜或鹹的奶製品。
作坊裡的工人們也來了。
她們這些時日,照著甘將軍的指示,用桑蠶絲線縫了兩萬雙皮手套,還用細棉布做了十多萬只口罩來。
再過一個月就是臘月了。
騎馬,可不是什麼好差事。
有這些配件,路上行軍的日子要好過些。
以黃老御醫為首的大夫們,把這些天做出的各種補氣血、止血的、解毒的藥丸子,不停的往馬上搬。
他們為了此行,幾乎消耗了哈密衛和甘露川所有的藥材。
要不是這個行軍速度他們這些大夫實在吃不消,都有幾些個想要報名隨軍的。
青山書院山長方墨林,帶著十幾名先生和五十幾個學生也來了。
衛所學堂更是師生全員出動。
男校女校都把今日的晨練改到了上午。
學生們,看著那些騎在戰馬上穿著黑盔甲的騎兵,說不出的崇拜。
一人竟然配了三匹馬!
那制式的鎧甲,泛著金屬特有的光澤。
帥呆了!
就衝這身裝備,他們都想跟著去打仗。
送行的隊伍,沒有叮囑嘮叨,沒有執手淚流,也沒有依依不捨。
只因為,此行兩萬精銳的統帥是甘將軍!
甘將軍沒有發表什麼走前豪言。
只衝著人群的方向,抱拳揖禮。
軍屬們紛紛回禮。
一切盡在不言中。
突然,一個奶昔昔的聲音從人群中響起:“娘,娘,帶圓圓一起去!”
威風凜凜豪氣十足的甘將軍,剛要上馬的右腳差點踩了一個空。
這熟悉的小奶音,不是自家閨女圓圓又是誰?
果然。
一調頭,就看見了父子三人。
她微微有些吃驚:奮戰了一夜的男人,明明只睡了一個時辰,怎麼還能從床上爬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