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 (第1/2頁)
阿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哪怕繼任的皇帝對鎮國公府沒有今上的感情,那也不能是對鎮國公府心存偏見和不滿的人。比如貴妃娘娘和皇長子忠王母子。
先皇后在世的時候,向來賢良淑德,對後宮的妃嬪和子嗣都很和善。她自己又沒有誕育子嗣,因此在後宮裡著實沒結什麼仇家。反倒是她去世後,貴妃娘娘想登上皇后之位,被皇帝一巴掌拍下去了。皇帝懷念先皇后,因此看後宮的女人,不覺得她們哪個配得上皇后之尊位,從沒有再立繼後的意思。
貴妃娘娘不敢恨皇帝,反而把這事記在了先皇后和鎮國公府頭上,深恨著先皇后死了還要妨礙自己,也恨皇帝對鎮國公府的這份看重。忠王受其母的耳濡目染,對先皇后也沒什麼孝心,對鎮國公府也沒什麼好意。
老鎮國公雖然察覺了忠王的惡意,可忠王是皇帝的長子,他也奈何不得。若他攻擊忠王,在皇帝那裡就失了不參與儲位之爭的立場,鎮國公府更可能早早失了皇上的偏愛。可是若是有朝一日,忠王成為太子,或者繼位皇帝,那鎮國公府恐怕就沒有什麼未來可言了。
這次是柳世安主動與老鎮國公結交,然後對他提供了忠王的親信在清河縣私開鐵礦的訊息。
老鎮國公不知道柳世安這麼做是圖什麼?
柳世安沒有任何權貴的背景,也不是哪個皇子的人。他冷眼瞧著,皇帝還非常看重這個柳世安,眼看著柳世安就是當今聖上下一個重用的重臣。
柳世安若想要權勢,他自可以從當今聖上那裡得到。鎮國公府這樣的勛貴人家對文臣也提供不了多少幫助。
若說忠王是柳世安的仇人,可是忠王怎麼會與遠在千里之外的清河縣的一個讀書人結仇?
那就是為了家鄉了!
柳世安畢竟是清河縣的人,忠王在那裡私開鐵礦,將來忠王事發了不知道會牽連多少人?現在早早捅出來,忠王還沒有做什麼大逆不道之事,也不會牽連太廣。
老鎮國公還是挺欣賞柳世安的。
柳世安沒有把這個訊息捅給當今聖上,那是因為疏不間親,若是柳世安對皇帝告密,就算皇帝處置了忠王,對柳世安這個告密的人恐怕也不會有什麼好感。那柳世安的前程就算是完了。
柳世安沒有把這個訊息捅給與忠王爭儲的其他皇子勢力,那是他不想投靠謀個皇子,參與爭儲之事實在是風險太大,得不償失。看起來柳世安還是想做個皇帝跟前的純臣。
至於找到鎮國公府,就能看出柳世安的聰明。鎮國公府沒有皇子,根本無所謂爭儲,哪個皇子繼位都對鎮國公府沒有什麼好處,也沒有什麼壞處。除非這個繼位的皇子對鎮國公府態度不善。
而忠王就是這個對鎮國公府不善的皇子,偏偏忠王在爭儲中,又站在了有利的位置。
而柳世安發現了這一點,也發現了鎮國公府這一代斷代的困境。柳世安知道這個訊息對鎮國公府會非常有用,將這個訊息提供給鎮國公府對柳世安自己也沒有任何害處。
柳世安送來的訊息,對鎮國公府來說,真是一場及時雨!
要是忠王真的被立為了太子,那想把他撬下去,使皇帝再廢太子,那可比現在對付忠王要難得多了。
老鎮國公老奸巨猾,他自有一些像柳世安這樣的新任文官沒有的辦法和渠道。他也沒有自己出面,而是用自己的渠道,把這個訊息捅給了幾個與忠王爭鬥得很厲害的皇子。
而這一次,這些平時混戰的皇子們頭一次精誠合作,把勢力最大,佔據最有利地位的皇長子忠王拉下了馬。只要今上還沒有立太子,那大家都還有機會。
忠王的落馬讓鎮國公非常滿意,他此後還觀察了柳世安一段時間,發現他真的是那種正統的文人,忠君愛國,對皇帝沒有二心。
而忠王落馬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