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欄遠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何玉對著「咿咿呀呀」的寶兒笑的傻乎乎,連叫:「小師弟,我是你師兄何玉呀。」
寶兒之前還能聽依稀分辨出的咿呀聲已經完全變成「咿哈哈哈哈哈咿」這種沒有規律的傻笑。
看來沒什麼好擔心的了。
第23章
第二日,江餘一家乘上馬車前往大長公主府。
當年先皇親賜長公主府,嘉獎大長公主為大楚鎮守邊關多年。
先皇去世,小皇帝登基後,將長公主提為大長公主,但比起大長公主的稱號,百姓更熟知的是戍邊大將軍這個身份。
馬車漸漸行駛到一座巍峨大氣的府邸前,門匾上揮毫潑墨的大長公主府五個大字,江餘感慨大長公主不愧是武將出身,這府門比起東街那些文臣府邸,少了匠氣,多了颯爽。
候在門口的管家見他們到了,未看拜帖,就連忙道請。
才入大門,就見一儒雅中年大叔疾步而來,「是客人來了?」
還未等陳明軒回話,大叔已至他們面前,「不愧是阿英看中的人,郎才女貌,寶寶也很可愛。」
來人是陳駙馬,他與陳明軒不僅同姓,經歷也頗為相似。他當年也是父母早逝,守孝到很晚才參加科舉,一舉奪得狀元。
陳狀元騎馬遊街時,被當時回京述職的長公主看中,邀府一敘後,很快就請旨賜婚。
好好的狀元郎,成了駙馬爺,前程斷送,不知多少人替他可惜,但陳狀元卻覺得這樣挺好。
他本不擅長官場中的勾心鬥角,原也準備在翰林老老實實的研究一輩子學問。況且他也十分崇拜長公主,得仰慕女子的喜愛,他自是歡喜無限。
他與長公主太過和睦,反倒引得猜忌。漸漸傳出他們夫妻倆乃是貌合神離,這些年沒有子嗣就是證據。對於這些流言,他也並不在意,人生在世,哪能樣樣如意。
如今近五十的陳駙馬仍舊風度翩翩,引著他們往正廳而去。
「金陵之事的安排,有勞明軒操勞,阿英年紀大了,精力有限……」
「你說誰年紀大了?」一道女聲傳來,原來是大長公主親自過來了。
江餘和陳明軒再次行禮。
「不必拘禮。」大長公主看見正睜大眼睛望著她的寶兒,笑道:「你們的孩子瞧著真機靈,多大了?」
「七個月。」江餘答。
「養的真不錯。」大長公主喜歡小孩兒,伸手接過寶兒,姿勢熟練的托住小孩的屁股。
寶兒也不怕生,去了陌生人懷中仍舊咯咯傻笑。
「你們不來,我也準備下帖子相邀。」
陳明軒蹙眉:「可是金陵那邊又生了什麼事端?」
大長公主嘆息:「阿洛執掌江南皇商,藉機徹查時發現以李家為首的幾位富商的產業很有些問題,奇石,錦緞,茶葉等物的某批貨物,出售價格極低,疑似間接賄賂朝廷官員……」
兩人說著說著,談入了興,在書房就著桌上的紙筆寫划起來。
江餘見他們談正事,沖乖乖坐在大長公主懷中的寶兒招手,沒想到寶兒正板著小臉,專心看向桌面,根本沒注意娘親的暗示。
「他既然喜歡聽,就讓他在這裡。」陳駙馬見著大長公主一隻手放在寶兒突起的小肚子上,時不時輕輕捏一捏,笑道,「我有些問題想請教江夫人,不知可否去偏廳一敘。」
江餘自是欣然應允,偏廳中,陳駙馬將桌上的一摞厚厚的帳本推給江餘,在江餘詫異的目光中,苦笑道:「大長公主府名下的好幾個鋪子漸有虧損跡象,形式越來越壞。」
「京中竟然有人不買大長公主的帳?」百姓,或者低位官員去高位官員所經營店鋪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京中辰王府名下的店鋪生意就極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