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葳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時間過的飛快,一轉眼又到了傍晚時分,茅草屋裡點起了油燈,昏黃的油燈下,馮母正在準備晚飯,馮寧則懂事的給母親打下手。
今晚的菜格外豐盛,自馮寧記事以來,這頓飯是最豐盛的了,連過年的年夜飯也比不上。
辣炒雪花銀魚、紅燒虎斑石魚、油燜焦湖青蝦、火塘裡的瓦罐甲魚湯,很快屋子裡就飄滿了香氣。
弟弟妹妹已經被饞的直咽口水,想要動筷子,卻被馮母攔了下來:“再等等,等你爹回來再動筷子!”
夕陽收起它的最後一抹餘暉,屋外已經完全暗了下來。終於,進城賣魚的馮父扛著一大包東西回來了。馮寧懂事的從父親手裡接過包袱,將包袱放在了屋內。馮母則開始盛飯,招呼一家人開始吃飯。
吃飯間,馮父從懷裡掏出一枚銅牌,和馮母說到給馮寧在縣城謀了一份差事。
原來馮父白天去潛州縣城的青雲樓賣魚順便去看看馮寧的大哥,青雲樓錢掌櫃在見到如此多的焦湖三珍後,大喜之下告訴了馮父一個訊息。
縣城裡的回春堂在招收十二歲以下的兒童,被選中之後會教讀書認字,運氣好的話還可以成為一名大夫。
還將回春堂的名額令牌送給了馮父,實在是馮父此次送來的珍稀魚獲太多,加之青雲樓掌櫃用不上這個名額,唯一的兒子是要子承父業的,所以才將名額送了出來。
為此,馮父離開青雲樓還特意去了回春堂驗證,一打聽確有此事,回春堂的大夫告訴他,回春堂的背後是潛州境內的金針門,門下靠著採藥製藥看病賣藥為生。
門派此次招收童子,管吃管住,滿一年後看情況可以成為採藥童子、製藥學徒或者或者跟隨坐堂大夫成為學徒,還會教授武功,所以基本上是衣食無憂,但名額已經被搶光了。
但是馮父不知道的是搶名額的大都是州城周邊數十個鄉鎮莊子來的窮苦小孩,多是佃戶短工、漁夫獵戶、農民樵夫家的孩子。
回春堂所言衣食無憂是真,但大多數只能成為採藥童子,只有少數能成為製藥學徒和大夫學徒。
固而像青雲樓掌櫃這種富戶要麼讓自己的孩子子承父業,繼承家產,要麼就是花取銀兩,讀書識字,考取功名。
聽說此事,馮母又喜又憂。喜得是二娃有了好的出路,不用跟著家裡打漁受苦了。憂的是去了金針門二娃離家就遠了,以後就不在身邊了。兒行千里母擔憂,馮母也怕二娃在外面受苦。
“二娃,你想去金針門當學徒嗎?”“娘,我要去,我想讀書識字,我想出去掙大錢給爹孃和弟弟妹妹買新衣服。”
馮母邊笑邊流淚說道:“娘不用你掙大錢,娘只希望你吃飽穿暖,過的開心。”
“好了,這麼好的事情應該開心才對,娃兒出去以後當大夫比留在我們身邊有出息。”馮父一邊擦掉馮母的眼淚一邊說道。
夜晚,寧娃已經帶著弟弟妹妹們熟睡了。
火塘邊,馮父和馮母卻沒有睡,馮父拿出了白天賣魚的錢給了馮母,馮母接過銀票一看,“六十八兩,怎麼這麼多?”說著將六十兩小心翼翼的收了起來,拿出來五兩給馮父平時急用。
“還不是寧娃能幹,一次抓到了這麼多平時難得一見的焦湖三鮮,要不是一次這麼多魚,稍微有點被壓價,加上錢掌櫃給的回春堂名額,還不止這些呢。
一下子弄到這麼多錢,大娃的結婚錢也不用愁了,明年的漁引錢也夠了。”
“有了這麼多錢,不僅是大娃,二娃娶媳婦也足夠了,要不不讓二娃出去了?”“糊塗,坐吃山空知不知道?我們打漁是靠天吃飯,這次運氣好能抓到這麼多焦湖三鮮,下次就難了。
二娃這麼懂事能幹,留在小漁村裡能有什麼出息,何況他本來就喜歡讀書識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