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ldo;在她的年齡上,你應該期盼離休,坐下來吃老本。身旁必須跟著一個永久的保鏢來享受你的退休生活將是十分困難的。&rdo;
這充滿殺機的威脅就登在1990年5月22日英國的《獨立報》上。
這裡且不提柴契爾夫人的愛子馬克&iddot;柴契爾早已上了愛爾蘭共和軍的黑名單了。
1981年10月10日,即在愛爾蘭共和軍宣佈停止絕食後的第七天,恐怖分子便在謝爾西&iddot;伯萊克斯郊外爆炸了一枚炸彈,把一輛滿載士兵的長途汽車炸了個底朝天,死一人,傷者無數。
1982年6月20日,即在柴契爾首相取得福克蘭群島勝利之後的第6天,愛爾蘭共和軍在倫敦著名的海德公園和攝政王公園各引爆了一枚事先設定好的炸彈。這兩次炸彈爆炸事件是針對英國皇家禁衛騎兵和皇家綠色衛隊。當場有8人被炸死,53人身負重傷。當時柴契爾夫人及其內閣成員正在唐寧街10號首相府開會,都給這一聲巨響驚得目瞪口呆。
1983年12月17日,愛爾蘭共和軍又在哈洛茲郊外製造了一起汽車爆炸事件。柴契爾夫人當時正參加一個音樂會,聞訊立即趕赴爆炸現場。待她趕到時,傷亡人員大都被送往醫院,現場僅遺下一具肢體分離、血肉模糊的小女孩屍體,令人不寒而慄,而更多的義憤填膺:這種濫殺無辜和殘害婦孺的行徑畢竟是罪惡滔天的。而具有諷刺意味的倒是,在5名死者中竟有一個是美國人。須知當今不少美國人對愛爾蘭共和軍始終持同情態度。這下美國佬總該看到愛爾蘭共和軍的可怖又可憎的面目了吧?!
總之,自1981年絕食鬥爭失敗後,愛爾蘭共和軍每年至少都要製造一起震驚全世界的炸彈恐怖事件,以此向&ldo;鐵娘子&rdo;施加壓力。
1984年,在一切努力失敗後,愛爾蘭共和軍終於把暗殺目標直接指向不為他們的恐怖所動搖的首相本人。好在一聲巨響,&ldo;鐵娘子&rdo;卻安然無恙,真可說是人間奇蹟!
由此不難看出,北愛爾蘭問題真正成了冷戰後英國歷屆政府深感頭痛的問題。
但是,恐懼和頭痛並不能消除愛爾蘭共和軍的恐怖活動。柴契爾夫人作為行政首腦,必須把它優先擺上唐寧街10號的議事日程,她必須尋求一條現實可行的途徑,以便使恐怖活動得到收斂或最好停止下來。
布萊頓大飯店爆炸案之後,英國與愛爾蘭之間關於北愛爾蘭問題的談判又開始了。
1984年11月,柴契爾首相與愛爾蘭總理菲茨傑拉德在契克斯別墅舉行會談。這次會談並沒有取得預期成果,因為會談雙方都在追求各自的目標:柴契爾夫人一心想在加強兩國合作方面取得進展;而菲茨傑拉德則把分享北愛爾蘭議會的權力作為愛爾蘭社會民主勞動黨參與其中的先決條件,從而暴露了他想組建北愛爾蘭與愛爾蘭聯合政體的意向。此前,&ldo;新愛爾蘭研討會&rdo;曾發表了一篇關於愛爾蘭眾多問題的報告,報告中提出了北愛爾蘭的三種管理模式,即統一、聯邦或組建聯合當局。柴契爾首相對這三種&ldo;管理模式&rdo;都表示了斷然否定的回答,她在會談後的一次新聞發布會上憤然說道:&ldo;那是不可能的!那是不可能的!那是不可能的!&rdo;
但是,英愛兩國關係並未就此止步不前,雙方一直在為達成新的協議而不懈努力。其實,《英愛協定》從1984年下半年起即已開始醞釀著。到1985年6月29日,柴契爾夫人與菲茨傑拉德再次會談時,形勢出現了轉機。柴契爾夫人本人樂觀地認為:&ldo;我感到儘管我們之間還存在著有待解決的問題,但我們已向達成共同的協議邁進了一步,而且官方會談取得了許多進展。所以我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