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且說直到4月15日,柴契爾夫人在她的電視講話中仍對大選日期閃爍其詞。這位女首相佯稱:&ldo;我執政還不到4年(實際上,她到5月4日,就執政滿4年了),在滿4年以前,我不打算考慮提前大選的問題。&rdo;她只是故意含糊其詞,說大選可以有4個日期:6月、10月、明年3月或5月。也許她當時的確尚未拿定主意,也許是故作姿態,令人撲朔迷離,莫可究詰。
但是緊接著,柴契爾夫人在電視講話中卻為自己的政府評功擺好,系統地列舉了她執政4年來的十大政績,這就是:
加強了國防力量,並為加強北約做出了貢獻;
促進了集體的歐洲;
維護了法律和秩序;
通貨膨脹下降到了5;
壓縮了公共開支;
推行了私有化政策;
削減了工會的權利;
提高了工業效率;
讓更多的人擁有住房;
退休金增長率超過了通貨膨脹率。
柴契爾夫人4月15日的電視講話,實際上也就是一次名實相副的競選演說。
柴契爾夫人的講話經電視傳播開去,工黨領袖麥可&iddot;富特心有不甘,便奮起反駁,於當天晚上在他的選區埃布維爾工黨會議上進行了毫不留情的抨擊,針對柴契爾夫人曾經承諾要解決或改進卻又未得到解決或改進的七大問題作了揭發,認為她執政4年來犯了七大錯誤:
失業人數劇增,已突破300萬大關;
賦稅加重,僅富人例外;
醫療處方費增加了近5倍,從30便士增至140鎊;
增值稅從8增至15;
扣回退休人員的微薄收入;
警察額外開支激增,而犯罪率反而上升了;
小學缺少課本,教師不足。
雖然這時的柴契爾夫人對大選的確切日期仍遲遲不予宣佈,但4月15日兩大政黨領袖你來我往、互不相讓的言論,其實已打響了英國大選的開臺鑼鼓了。緊接著,4月19日議會開會,柴契爾首相出席答辯。這是在競選高潮中的一次會議,連日來競選對手們的相互攻擊已轉移到了議會中。在柴契爾首相特定的15分鐘的答辯過程中,整個議會大廳吵吵嚷嚷,淹沒了首相的發言。當工黨領袖富特批評柴契爾夫人在電視臺的講話(按:指通貨膨脹率已降到低於工黨執政時的水平)與事實不符時,工黨副領袖、前工黨政府財政大臣丹尼斯&iddot;希利就大聲一嚷:&ldo;cutandrun!&rdo;,諷刺柴契爾夫人因害怕下半年經濟形勢惡化而急於提前舉行大選,就像船伕急於躲避風險,先砍斷(cut)纜繩再逃(run)之夭夭似的。這雖是一種形象化的嘲諷語,卻一語點出了保守黨人的心病所在。柴契爾夫人的一些親信(如塞西爾&iddot;帕金森等人)就曾督促首相在6月份舉行大選,說什麼6月份全國的經濟形勢似會比秋季好,而下半年的通貨膨脹指數可能上揚。
不過,議會中希利的嘲諷語卻把柴契爾夫人給激惱了,這位&ldo;鐵娘子&rdo;當即反唇相譏,硬說工黨害怕選舉。她一迭連聲地大聲反駁:&ldo;這麼說,你們是害怕選舉了?害怕了,害怕了,你們嚇壞了,你們不敢參加選舉,你們經不住選舉的考驗。&rdo;這時,她也顧不上首相的尊嚴和儀態了,臺上臺下吵得沸沸揚揚,兩黨議員互相嘲罵,你來我往,好不熱鬧。儘管議長喊破喉嚨,要求大家安靜下來,也徒然白費,無濟於事,柴契爾夫人的聲音已淹沒在一片叫喊聲中。
第二天,倫敦一些報刊的頭版標題都採用了希利的名言:&ldo;cutandrun&rdo;(砍了就跑),一時傳為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