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鐘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離開了部隊,他對部隊又有了一種全新的認識,按他的話說:每一個細節的回憶都是幸福的。這就有了審美和思考、再創作的過程。從1997年開始,他開始創作&ldo;父親系列&rdo;小說了,從《父親進城》《父母大人》到《石光榮和他的兒女們》,一共創作了十一部中篇,兩個短篇。根據他的&ldo;父親系列&rdo;小說改編的電視劇《激情燃燒的歲月》《軍歌嘹亮》,開創了當年收視高峰。《激情燃燒的歲月》堪稱經典軍事題材的電視劇。作為原著的石鐘山功不可沒,是他提供了這種經典的文學基礎。也正是因為這兩部電視劇,讓他從幕後走到了前臺,許多人,不管是不是搞文學的人,都知道了石鐘山的名字。這是許多作家所夢寐以求的。
許多搞文學的人很不以為然,或者說很不服氣,正如幾年前,石鐘山以及我等不服氣別的走紅作家一樣。不管怎麼說,石鐘山和眾多走紅的作家一樣,已經被讀者和觀眾認可,這是一種偶然、也是一種必然。如果沒有那份實力的存在,就是遍地都是機會,也輪不到你。每個作家的成功其實都有著他成功的道理。
石鐘山紅火起來後,我和他深聊過一次,問他對目前的創作怎麼看,他直著眼睛望了我一會兒說:比以前更自信了。
自信對作家來說是一種最好的創作狀態。於是在以後的兩三年裡,他又創作了長篇小說《玫瑰綻放的年代》《大院子女》《遍地鬼子》《男人的天堂》(即《啄木鳥》所發《戰旗如畫》),還有許多中短篇小說。這些小說的印量從十幾萬到幾萬冊不等,如果累計起來也有幾十萬冊(盜版就無法統計了)了。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有這麼多讀者去讀一個作家的作品,對作家本人而言,喜悅和成功還在其次,重要的是感受到了幸福。
許多影視媒體也開始光顧他的作品了,繼《激情燃燒的歲月》和《軍歌嘹亮》之後,根據其中篇小說《母親,活著真好》改編的三十集電視連續劇《母親》正在全國各臺熱播。今年根據其小說改編的電視劇《玫瑰綻放的年代》《幸福像花兒一樣》《遍地英雄》《角兒》《大院子女》等,也將在上半年開機。可以說,今明兩年,又將是石鐘山的影視年。對於中國作家來說,這也是一個奇蹟了。
有許多媒體究其原因,石鐘山曾這般回答:一個是人物,另一個是故事,還有的就是精彩的對話。這三點足以適合改編成影視作品了。回過頭來說到文學,我們這麼多年追求的不也是這幾點嗎?任何一部文學作品強調的都是對人物的刻畫,有了好的人物,必定還要有好的故事支撐,然後就是語言,這是衡量部作品優劣的三個要素。捅破那層窗戶紙兒,就是另一番氣象了。
也有人認為石鐘山是迎合影視而寫作,我也聽許多人這麼說過,當我把這樣的話講給他聽時,他半天沒有說話,抓了抓頭,點了一支煙後,才說:以前我這麼寫,到現在我還這麼寫。以前沒有人說這種話,因為我還沒被人認可,沒有這麼多讀者、觀眾接受我,現在我被接受了,就有人說我迎合,難道說讀者和觀眾都是傻子嗎?
是啊,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文學根植於民間,從《詩經》到四大名著,這是不爭的事實,我和石鐘山的觀點是一致的。不只是主流文學才有生命,各種文學樣式的嘗試和實驗都是可敬的,但任何事情都不能捨本求末。
在眾人關注石鐘山紅火起來的&ldo;父親系列&rdo;小說外,不能不提一下他的&ldo;東北土匪系列&rdo;小說,這一系列小說和&ldo;父親系列&rdo;小說是同時創作的。《快槍手》《關東鏢局》《橫賭》《角兒》《老夫少妻》《關東女人》等中篇小說,在我看來這一系列小說更能體現作家的功力,那裡的男人女人沒有好壞之分,他們為了自己的信念而活,為了情和義而生,個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