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林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文帝呢。
不,是肯定能超過。
千古一帝算什麼,那必須得叫萬古一帝才行。
權衡再三,劉徹終究沒有抵得住這樣的誘惑,決定幹了。
而被他判斷為天資普通的學子,也給了書讓繼續自學,而讓他們去各處,辦一些已經可以安排上日程的事了。
來自上谷郡的趙常便進入了劉徹的視線,讓他回老家去,利用自家的人脈,給他養羊。
趙常的好友也不要做別的了,既然一起考中,那就一起去上谷郡吧。
棉花的種植才剛剛開始不久,八十個紡錘的紡紗機光是紡綿豈不是浪費了。
雖然歷史上工業革命從棉紡織業開始,而不是發起國原本更發達的毛紡業,就是因為新機器不是特別適合毛紡。但是沒關係,他現在是剛起步,差一點的東西也足夠用了。
他們要回到邊郡去,從漢人的地盤開始把羊毛紡織工業做起來,積累經驗。待漢軍大勝後,再帶著老實下來的匈奴人一起養羊。
羊毛運到大漢,先用羊毛梳理機梳毛,然後在紡紗機上紡成線,最後織成毛衣,再販往各地換來財富。匈奴人本來就養羊,大概不至於出現“羊吃人”,但是羊養多了,小部落還有騎馬持弓來搶掠的兇悍之氣嗎?劉徹很有興趣觀察一下。
他不要自己大勝匈奴的赫赫武功沒有配得上的後續,他要在自己手上就完成對草原的控制。
而對於魏商來說,他受命帶來了會造機器的工匠,但他自己並非工匠。他要將這一系列工業佈局完成。
天子告訴他們,大漢遲早要奪回河南地,讓他先在上谷郡試手,並給接任者留下基礎,以後收回河南地,就要叫他去那邊做同樣的事情,並且引誘匈奴人養羊賣羊毛給大漢。
劉徹接見了他們這批人,一眼就看出來他們兩人之中,趙常做不了這個事。而魏商經過面見天子,也下定決心,先在上谷郡做好這件事,兄長或許會一直在這裡,但他終將離開,去完成這一項可能需要半生奮鬥的大事業。
此事並不止他們在做,但若功成,他也將是大漢邊境長治久安的功臣之一。對於最低目標只是一能安身立命小吏的魏商來說,這是件極有誘惑力的事呵。
上谷郡的毛紡業起步(漢)
趙常享受了一把衣錦回鄉的待遇。
上谷郡的藏書室其實也有農書, 雖說一時還沒有種子,但各種更先進的農業技術上面都有。可是這種邊郡,連太守的注意力都不在這上面, 普通人則有一種不肯輕易改變的固執。趙常當時把書買回家勸說父親在家裡試行, 但他父親趙良對兒子的經營能力一點都不相信, 頗有一種“你也能教我種地”的輕蔑, 反過來勸他放下書本,回家來學一學怎麼繼承家業。
但這次回去就不一樣了。
劉徹本就有意將良種和技術散播出去, 現在少府培養的農技人員已經有一些了, 可以派到地方上去育種了。這些新出爐的官吏如果家裡是大戶, 他也讓人帶回去。大戶本來就有示範作用, 在一些朝廷掌控不算太強的地方,他們比官府說話還好使。
趙常便帶了小麥和玉米的種子回來,隨行的人員中還有一些學會育種但沒有官身的農夫——略通文墨的都有了田典身份, 被派往地方上推廣種植了, 能讓他們帶回來的, 只能是這樣大字不識只會幹活的。
接風宴後歇了一天, 趙常想起自己的種子, 忙忙地去找父親,正想要怎麼說服父親在自家育種。不想剛開口,趙良就喜滋滋地道:“我兒果然出息了,水邊那三百畝地就交給你安排。”
“父親……”趙常一肚子話還沒說就被堵回來了, 一時瞠目, 不曉得父親怎麼這樣好說話了。
趙良蹲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