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兒不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黃炳便說道:“東家,小姐,我這兩天琢磨來著,我們就一個水塘,養魚以混養為好,要把魚養肥,魚肉好吃,產量又高,我倒是有個不錯的放養搭配法。”
說完,黃炳從口袋裡掏出一張摺疊齊整的紙,遞給溫氏道:“東家,我說的放養搭配法,都寫在上面,您先看看合不合適。”
好兒和明笙兒都湊小腦袋過去看,只見紙上端端正正寫著:白鰱八百至九百尾,鱅魚一百尾,草魚兩百八十尾,鯉魚八十尾,團頭魴一百八十尾,鯽魚兩百六十尾,青魚六十尾,鯿魚八十尾。
好兒看著這個養魚搭配方,想起在空間的小書店裡所看到的相關內容,不由得暗暗讚賞,這黃炳果然是養魚能人,先前讓他料理菜園真是浪費人才,沒用到刀刃上。
黃炳在旁解釋道:“東家,這個放養搭配方,雖然不能將所有的魚都養成優厚的肥魚,但勝在魚種成本低,風險非常小,再加上精心照料,魚的成活量是非常高的。”
好兒聽得暗自點頭,這個黃炳是真的用心去對待這個新水塘呢,也從中可看出,他對東家的誠實本分。
“娘,炳叔這個放養搭配方挺好,就照這個去買魚苗。”好兒說著拿過那張紙,重新放到黃炳手中,含笑道,“炳叔,這方面你是能手,你有一雙火眼金睛,採購魚苗就交給你啦。”
“定不負東家和小姐所託。”黃炳呵呵朗笑起來,火眼金睛他知道,不就西遊記裡的孫悟空嗎。最近小姐給了文成峰一本西遊記,那傢伙晚上看得不想睡覺,空閒時,就給大夥講裡面的故事,聽得大家恨不能一下子就認全所有的字句。
原本擅養魚的那戶人家走了,留下的孟大興、張全兩戶,並不專長養魚,溫氏便讓黃炳留下照料一段時間,教他們一些養魚的防患知識,等放養的魚情穩定了再返回落日村。
好兒、明笙兒跟著溫氏在莊子裡住了三天,好兒在深夜偷偷爬起,跑到水塘邊,把早已備好的空間湖水,倒了一個小酒杯的量進水塘裡。
清出來的塘泥擱在魚塘邊上晾曬太陽,等到把山坡的土進行一次翻鬆,再把乾透的塘泥運過去,跟坡地的泥土澆溼混勻,能讓坡地土壤變得肥沃。
坡地要種什麼為好呢?這是好兒母女一直思考的問題,不過溫氏很快就沒功夫去思考了,因為秧苗育出來了,她得從落日村趕去北封縣的莊子,人手都從當地僱請人插秧,除工錢外,包一頓中飯。孟、馬兩家的婦孺負責做飯。
兩百多畝的田地,有個水車來取水灌溉,非常方便,這也是好兒當初看到這個莊子的第一個欣喜。但是山坡這邊,如果種了作物,要如何解決澆灌問題?
大興媳婦說,以前在山坡種過玉米,但是玉米長得瘦小,質量不好,前東家就不讓種了,山坡一直擱閒,她們就在山坡種了點兒紅薯或大豆給自個吃,因為來回挑水實在太費力,其他活兒又多,他們後來連紅薯大豆也不種了。
“那翻車造價高,前東家可能是不捨得再造一座翻車吧。”大興媳婦如是說道。
好兒跟明笙兒在莊子附近轉悠了兩天,發現後山有水流,從山上直流下來,形成一個很大的水坑,再蜿蜒流向當地的文秀河。而據莊裡的人講,文秀河最終是流向彤臺河。
水田靠文秀河近,可以建造翻車取水灌溉,山坡距離遠,且地勢比水田高,好兒仔細勘察過後,心想若換成自己,也不會在這建造翻車使用的,雖然最近的地方有那個大水坑,卻不足以為翻車使用。
那麼,能否人工開挖一條渠道,把大水坑的水流引過來呢?當然這麼做的前提,是得先把山坡規劃出一壟壟來,而壟地之間,就挖成渠道,再用水泥砌封,水渠裡常年有水,澆灌就很方便。
好兒對比了下大水坑和山坡兩者的高度,相差不大,挖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