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部分 (第2/4頁)
上網找工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了教坊司,就是做教習女史,日後怕都難覓人家,似稍失體貼溫和。”
沒等皇帝說話,孫皇后便笑道,“以妹妹之意,當如何處之?”
“她的歌唱得好,一個是聲音好,還有一個,多數是教習嬤嬤教得好。”徐循道,“不如以此教習嬤嬤入教坊司,這袁氏如大哥不喜歡,便放回家去。以她進入終選身份,前來求娶者必定不少,豈不是兩全其美?”
“不錯。”太后也讚道,“如此處置,倒比我隨口一句話更穩當些。此女今日唱曲,無非是因為不知宮中規矩,黜落也就罷了,倒未必要入教坊司,於官伎伶人為伍。”
皇后也道,“妹妹說得是,如此甚好。女孩兒本身沒什麼可怪罪的,倒是誰讓她唱曲子的,心思可議。”
徐循一句話,引來太后和皇后兩人的贊同,她自己都有點不習慣,免不得和皇帝交換了一個眼色。也不搭理太后、皇后的話茬,問道,“大哥看她如何?”
皇帝笑道,“唱得挺好聽的……她這一首詞,讓我想起別人來了。王安石宮的《題西太一宮壁》,還記不記得?”
這話沒有明確的指示物件,徐循和皇后一左一右,幾乎是同時道,“三十六陂春水,白頭想見江南?”
皇帝哈哈一笑,點了點頭,“歌聲挺雅緻啊。”
這麼說,是要留了?徐循禁不住就和皇后對視了一眼,皇后扇了扇眼睫毛,“那就留著她唱給大哥聽吧。”
眾人議論已畢,便示意二號繼續,誰知袁氏女拔了個頭籌以後,接下來三到五號,太后頗為滿意的也有兩個,皇帝卻都是興致不大,只點頭留了一位李氏。在徐循來看,如非是因選袁氏時多少拂了太后面子,這李氏皇帝也未必會留。
“想什麼呢。”六號張氏在那彈琴時,皇帝直接走神了,側過來和徐循搭訕。
“我在想……”徐循心裡在想,這李氏入宮後也不知會否得寵,若不會,豈不一生都被皇帝一個念頭所誤——但她又想到南內時陪伴她的巧巧,一時也拿不定主意,這入宮無寵,對李氏來說是否也是莫大的殊榮。
自己拿不定主意,便不好胡亂開口,徐循隨口說,“我在想,我選秀的時候,大哥是否看上我了。”
皇帝哈哈一笑,張口便要說話,徐循對他這表情很熟悉,忙道,“——可要說實話啊,不許糊弄我。”
“這……”皇帝瞅了徐循一眼,猶豫了一下才道,“說實話,當時心情不好,壓根都沒怎麼看,張貴妃選了兩個,我都胡亂應了……連你的臉都沒記清楚。”
這倒是挺符合徐循當時的感覺,她也沒生氣,倒有點‘我果然料得不錯’的滿足感。她點了點頭,嘆道,“你瞧吧,人生真是難說的……我這一輩子,就因為貴妃娘娘一眼喜歡就定了下來,又讓人怎麼能不感慨?”
皇帝捏了捏徐循的手臂,笑道,“如此說來,我倒是該多謝張貴妃娘娘了。如非她慧眼識珠,你現在只怕是給趙舉人兒子當著續絃呢。”
兩人竊竊私語,說得熱鬧,皇后在旁也不知聽去了多少,她輕咳了聲,提醒皇帝道,“大哥,人家都彈完了……”
在表演才藝的時候,都令皇帝走神了,張氏女的結果可想而知。餘下到十號又選中了一位諸氏,因她生得實在貌美,確實壓過眾妃嬪。因此雖才藝平淡無奇,但卻也中選。再往後十號之外俱都無人中選,十多個人裡只選中了三個,也不好說皇帝不挑剔了。
選完了這三個妃子,皇后又問道,“大哥,朝鮮那邊也送了兩人來,先和新秀女們一道學規矩的,今日可要一併閱看了?”
“看看也好。”皇帝隨意道。
“朝鮮來人,怎麼都是要封的。”太后在旁提醒了一句,“皇帝看看無妨,卻不要黜落了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