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張0612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八十日帶發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萬人同心死義,留大明三百里江山。”這是南明江陰典吏閻應元的絕命詩。

典吏,這個不入流的九品小官,卻成為了歷史轉折點中的關鍵人物。

弘光元年(1645 年),那是一個風雲變幻的時代,江陰這座小城也未能倖免。當清兵如潮水般湧來,城池淪陷,人們的命運陷入了黑暗。

清知縣方亨到任後,他頒佈了剃髮令,其中那句“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讓人心寒。方亨叫來書吏將府文寫成佈告張貼,而這位書吏心中充滿了義憤,他毅然決然地將筆扔到地上,大聲說道:“就死也罷!”這句怒吼如同驚雷,迅速傳遍了整個城市,引發了民眾的憤怒和反抗情緒。

方亨見士民們堅決不從,心中惶恐不安,擔心自己會因此受到責罰,便悄悄向常州府秘密稟報,請求上司派遣軍隊前來鎮壓,並揚言要“多殺樹威”。當江陰百姓抗清的訊息傳出後,清常州知府宗灝得知此事後,立即派出三百名兵丁前往鎮壓,但他們在閏六月初五被江陰義民擊敗並殲滅於秦望山下。與此同時,清朝任命的縣令方亨和城內那些企圖投敵的奸細也被處決。

隨著時間的推移,江陰形勢變得愈發嚴峻。陳明遇雖然忠誠勇敢,但他意識到自己在軍事組織方面能力有限,無法應對當前的危機。在這關鍵時刻,他想到了曾經擔任過典史的閻應元。閻應元不僅智勇雙全,而且具有出色的領導才能。陳明遇認為,只有讓閻應元來領導守城,才能更好地抵禦清軍的進攻。於是,他決定推薦賦閒在家的閻應元接替自己,負責指揮守城戰鬥。

七月初九,閻應元率領著江陰城祝塘鎮的六百個年輕人,手持武器進入城中。他們路過七里廟的時候,在牆壁上題下詩句,以表達自己與城池共存亡、堅決抵抗到底的決心。

進入城中之後,閻應元馬上將整個城市的戶籍按照成年男子、老年和幼年詳細調查,挑選出強壯有力的男子組織成民兵,分班輪流登上城牆守衛。】

已經從暈昏迷中清醒過來的朱元璋,儘管身體依舊虛弱,但他仍強撐著繼續觀看天幕之中的解說。當他看到閻應元的英勇事蹟時,不禁心生敬佩,忍不住稱讚起這個芝麻小官兒來:

“好一個閻應元!朕觀此人,實乃忠勇之士也!他進入城中後,迅速而有條不紊地開展工作,詳查戶籍,挑揀壯丁組織民兵,分班輪守城牆。這種部署充分展現了他的智謀和果敢。每個城垛安排十個人,按時換班,這顯示出他的嚴謹和有序。武舉人王公略、汪把總、陳明遇等人各司其職,而閻應元親自鎮守北門,更是彰顯了他的擔當和勇氣。他與陳明遇共同承擔巡查四門的責任,對過往行人嚴格盤問,清除奸細,這些都是保衛城池的關鍵舉措。這樣的人,朕非常欣賞!如果我朝能有更多像他這樣的忠臣良將,何愁天下不能安定!閻應元,真是國家的棟樑啊!”

【閻應元和城裡的紳士、百姓商議說:“如今形勢緊張,我們需要儘快解決兵器和糧草的供應問題。我建議委託擅長財務管理的人士來負責這項工作,他們可以將城內公家和私人收藏的物資分類徵集,並進行統一調配使用。這樣一來,我們就能夠更有效地應對當前的危機。”大家一致同意這個提議。

在閻應元的領導下,城中的各項工作迅速得到了有條不紊的開展。每個人都能夠發揮自己的才能,每件物品都能夠得到充分的利用。

在堅守城池的同時,江陰開始向四方請求援助。黃蜚和吳之葵帶領軍隊到達太湖,卻遭遇了清貝勒博洛率領的大軍,兩人最終兵敗被俘。海寇顧三麻子因為對閻應元的敬佩之情,率領船隊前來支援,但經過三天的苦戰也宣告失敗,最後揚帆離去。

外援部隊屢次戰敗,江陰城逐漸變成了一座孤城。儘管如此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開局明末戰場,首秀三連殺

開局明末戰場,首秀三連殺

簡單2023
關於開局明末戰場,首秀三連殺: 滿朝斥謾誓滅胡,天軍浩浩出邊隅!經天緯地何足道?薩爾滸下血一湖。我,王九;穿越大軍最普通的一員,也是明末戰場上最不起眼的一名小兵。歷史家筆下的明末是殘敗的,可史書涼薄,載不了千萬人吾往矣的風骨。我真實身處明末,投身戰場,它便是我的國,它就是我的家。大明江山風光豔麗是真;好勇鬥狠,人命如草是真;將士熱血灑江河是真。“可王九無悔,大明有我,亦快哉!”
歷史 連載 218萬字
關於我在崩壞三的離譜生活

關於我在崩壞三的離譜生活

水中墨印
關於關於我在崩壞三的離譜生活: 我叫洛塵,我穿越了。沒錯,本來我只是一名普通的休伯利安甲板清潔工而已。但為什麼我會穿到崩壞三的世界裡啊!雖然能和熟悉的她們一起生活,但這真的是我認識的崩壞三嗎?怎麼這麼離譜啊喂!
歷史 連載 19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