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拿工資發不了財 (第2/3頁)
華爾街扛吧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了一波,後面就漲不動了。
現在觀眾並沒有那麼多的付費習慣,能買會員才會去買,不會買會員的怎麼都不會買。
且好多人都是一個月到期,下個月買不買還不一定呢,再加上鎖也就鎖一天,還是能白嫖的,無非就是多看gg。
現在還是靠gg回收成本。
就這個會員數,在當前長影片領域,也是第一梯隊,有的還沒嫦娥影片會員數多,比如鵝廠。
也就是說,玉兔產出的影片是部部都有收益的,多少的問題,去年玉兔營收237億元,淨利潤達897億。
這是電影丶電視丶版權丶藝人經紀丶特效等合起來的營收,其中藝人經紀佔了35億,佔了七分之一。
畢竟還要給藝人分,還要包裝他們,還要給他們買通稿之類。
大部分都是趙小刀和陳小賺的,其它藝人的商務價值並沒有提起來。
賺錢的還是影視版權之類,本來就是內容為王,只不過影視版權沒藝人經紀回款快。
也就是說,累死累活去除成本,賺了將近9個億,這還是沒幹嘛的情況下。
對比那些搞網際網路的,搞遊戲的,動不動上百億,根本不是一個體量級,比種花家都差遠了。
而這還是方洪努力了四年的結果。
不過也很正常,玉兔的人工成本太高了,養了那麼多的人,拍影視本來就是勞動密集產業,一個劇組隨隨便便上百人。
種花家就是空殼,網際網路就是碼程式碼,可以自動化,根本不是一回事。
除了行政成本高,稅務減免也已經過期,畢竟玉兔都成立四五年了,不可能一直減免。
最主要的是,動畫成本高,去年一年投了兩個億,總共投了四五億,做了將近三年左右。
這才是燒錢大戶,一直在燒,今年還要投一個億,簡直恐怖如斯。
不過他們也研發了很多高階技術,比如3d建模和渲染,識別角色的情緒狀態,動作捕捉轉化為數字。
就是真實演員的動作,將其轉化為數字角色。
這次《地心引力》就是有動畫提供的技術支援,畢竟全是無實物的,全部要渲染。
所以也不是沒有一點回報。
而利潤都是去除成本的,股東分紅按利潤的40分,60用於發展。
也就是897億拿出3588億分給股東,財務官孟軍佔3股份,分得1076萬;陳止希分了2152萬。
玉兔拿出的利潤多,是這公司穩定,跟嫦娥科技不一樣。
當然工資是不高的,還是百萬年薪。
陳止希分的多,是她的股份調整到了6,之前是3,收回了影視公司的股份,按整個集團的效益給她分,不搞區別對待。
畢竟跟了方洪那麼多年,這麼多年兢兢業業的主持大局,多給點份額也是應該。
「哎呀,校長什麼時候給我漲工資啊!」陳止希拿到這筆分紅調侃。
如果工資一漲,她就會拿更多。
「漲什麼工資,你見過誰拿工資拿發財的?」方洪說的有理有據。
陳止希笑笑,她也就隨口說說。
確實這個社會真的沒有幾個拿工資拿發財的,都是創業分紅,各個公司都一樣,都是靠分紅。
且大老闆一般都不給自己開多少工資。
那些給自己幾億工資的,都是想掏幹公司的人,就是反正是融資的錢,是股民的錢,不好往自己口袋裡拿,那就給自己開工資,開個幾個億。
這樣的人根本沒想好好經營,真想好好經營的,工資都不會太高。
託尼馬2017年的工資就兩千萬多萬。
人家那體量該大吧,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