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印度歷史主要特點 (第2/2頁)
開心可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擁有了在好望角以東地區開展貿易活動的獨家壟斷權力。
到十七和十八世紀之交時,英國採取的主要手段是透過不平等的貿易來瘋狂斂財。然而,進入十九世紀之後,英國改變策略,開始將印度轉化為其本土產品的專屬傾銷市場。隨著時間的推移,英國逐漸完成了對印度的全方位殖民統治,其影響力滲透到印度社會的每一個角落。
三、民族問題頻出
由於歷史上多次遭受外來入侵,印度的民族構成變得極為複雜,民族問題也頻繁湧現。在印度國內,並沒有一個佔據主導地位的主體民族。相反,每個邦都有其自身的主體民族,並且擁有各自的主要語言。
印度斯坦族作為最大的族群,人口約達 53 億,約佔全國總人口的 47。然而,他們主要集中分佈在印度北部地區,而且在不同地區之間,其文化差異相當大。此外,種姓制度的影響依然較為顯著,進一步加劇了社會的分化和不平等。
這種民族多樣性和地域差異性給印度的統一和穩定帶來了巨大挑戰。各個民族之間可能存在著經濟、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矛盾和衝突。政府需要在維護國家整體利益的前提下,妥善處理各種民族關係,促進各民族之間的和諧共處。
人口眾多的民族還有泰盧固族、孟加拉族、泰米爾族、旁遮普族等,猶如夜空中閃爍的繁星。然而,印度地方民族主義卻如同一股洶湧的暗流,激盪著整個國家。印中央政府於 1956 年劃分了邦界,但地方要求獨立的事件卻如潮水般此起彼伏。
20 世紀 50 年代,泰米爾納德邦的泰米爾人公然揚起獨立的旗幟,如同一顆璀璨的明珠,閃耀在歷史的長河中;80 年代,旁遮普邦的錫克族極端分子也發出了獨立的吶喊,如同激昂的戰鼓,震撼著人們的心靈。如今,印東北部地區的反政府武裝“阿薩姆聯合解放陣線”的活動依然頻繁,如同燃燒的火焰,照亮了黑暗的角落。
:()這就是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