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印度政治體制 (第1/1頁)
開心可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1950 年 1 月 26 日生效的印度憲法,就像一座散發著民主光芒的燈塔,照亮了印度的未來!它明確規定,印度是聯邦制國家,是“主權的、社會主義的、世俗的民主共和國”。
印度獨立後,就像一艘巨大的輪船,延續著西方民主政治體制,在資本主義的海洋裡穩穩地航行著。它是一個西方資本主義聯邦制共和國,在聯邦國家政體和議會民主制的帶領下,實行著立法、行政和司法的三權分立。
印度總統,就像國家的一頂桂冠,雖然職責主要是象徵性的,但地位高,讓人好生敬仰;而實權就像一顆閃亮的明珠,緊緊握在總理的手裡。
1、總統。國家元首兼武裝部隊統帥,國家的總統和副總統任期 5 年,由一個特別的選舉機構間接選舉產生。總統職位要是因為去世、辭職或罷免等原因出缺了,印度憲法第 65 條規定就由副總統來代行總統職務啦。等新總統選出來並就職後,副總統就可以恢復原來的職務啦。要是總統因為疾病或其他原因不能履行職務,那就由副總統暫時代替總統職能,直到總統回來上班哦。現任總統是德魯芭蒂·穆爾穆,是個女的,她在 2022 年 7 月就任總統。
2、政府。行政權力由以總理為首的部長會議(即印度的內閣)行使。議會多數黨向總統提名總理人選,由總統任命總理。然後再由總理向總統提名副總理及其他內閣成員。以總理為首的內閣為最高行政機關,總理領導的內閣安全委員會是最高決策機構。現任總理納蘭德拉·莫迪。
3、議會。由聯邦院(上院)和人民院(下院)組成。其中,聯邦院共250席,由總統指定12名具有專門學識或實際經驗的議員,和不超過238名各邦及中央直轄區的代表組成,任期6年,每兩年改選1/3。聯邦院每年召開4次會議。憲法規定副總統為法定的聯邦院議長。
人民院為國家主要立法機構,其主要職能為:制定法律和修改憲法;控制和調整聯邦政府的收入和支出;對聯邦政府提出不信任案,並有權彈劾總統。人民院共545席,其中543席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每5年舉行一次大選。2019年選舉產生的第17屆人民院得票較多的政黨有:印人黨獲得302席,國大黨獲52席,德拉維達進步聯盟獲23席,草根國大黨22席,ysr國大黨22席。
4、最高法院。國家最高司法權力機關,最高法院法官由總統委任。
5、主要政黨
印度人民黨。1980年4月成立,代表北部印度教教徒勢力和城鎮中小商人利益,具有強烈民族主義和教派主義色彩。2014年再次贏得人民院過半議席,成為第一大黨,在中央單獨執政,現任主席阿米特·沙阿。
印度國民大會黨(英迪拉?甘地派)。通常稱國大黨,是印度最大的資產階級政黨,據稱有初級黨員3000萬,積極黨員150萬。成立於1885年12月,領導了反對英國殖民統治和爭取印度獨立的鬥爭。印獨立後長期執政,1969年和1978年兩次分裂。1978年英·甘地組建新黨,改用現名。現任主席馬利卡晶·哈爾熱,2022年10月就任。
印度共產黨(馬克思主義)。簡稱印共(馬)。1964年從印度共產黨分裂出來後成立,現有黨員約70萬人,是印度最大的左翼政黨,曾在西孟加拉邦長期執政。現任總書記哈·辛·蘇吉特。
印度共產黨。成立於1920年。有黨員54萬。1964年分裂後沿用印共名稱,1981年4月再次分裂。現任總書記a·b·巴爾丹。
:()這就是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