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酌泠泠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葉雅茗不願意多說這些,提起另一個話題。
她問齊霽道:“你覺得知府大人的態度如何?”
齊霽點頭:“看樣子還不錯,挺熱情的。”
“那你覺得咱們拉他一起入夥,他會怎樣?”
屋裡所有人都看向了她。
“入夥?”陸觀弈立刻思考起這事的可行性來。
“對。”葉雅茗道,“同知大人既然能跟品雅軒合夥,知府大人為什麼不能跟咱們合夥?”
陸觀弈蹙眉:“問題是,這些官員是會調任的。現在咱們拉他進來,等他調任後怎麼辦?接任者如果跟呂大人政見不和,咱們不光前功盡棄,還會惹來麻煩。”
新安的知府姓呂,叫呂宣林。
“是啊。”齊霽直搖頭,“此舉不妥,還是送奉供給吧。大家都送奉供,就是為了避免麻煩。”
就跟他老爹一樣,臨安城的商人逢年過節都會透過吳師爺,送個厚禮給他。這些禮或大或小,全看心意。
收了禮,在律法與世情允許的情況下,他老爹也會讓吳師爺對這些商賈照看一二。
而整個大晉的官場基本都是這樣。只要數目不是太大,照應的也不是作惡之人,更不像楊家那樣被人捅出來,還被上面的政敵利用,那就沒事兒。
葉雅茗搖搖頭:“你們以為品雅軒就不送奉供給呂大人嗎?廖大人要跟呂大人搞好關係,送的只會更多。”
反正送銀子的是吳家,又不是廖執本人。吳家送銀子,廖執得實惠,這筆買賣不要太划算。
這也是那些官宦人家兒子多的,願意讓兒子娶個商家女,或是乾脆自己納個商家出身的小妾的原因了。
一個有錢,一個有權,官商合壁,所向披靡。
聽葉雅茗這麼一說,陸觀弈的眉頭也皺了起來。
就算吳家送的奉供沒他們多,呂宣林要跟廖執一起共事,要拉攏這個屬下,也會支援品雅軒而非他們。
說到底,還是利益為先。
“葉姑娘不如把你的想法詳細說說。”陸觀弈道。
既然葉雅茗把這些問題都深入思考過了,那麼她提出的建議,應該能解決他們提出的所有問題。
“咱們給他兩成乾股。”葉雅茗道,“也就是說他可以一文字錢不出,咱們賺的錢,每年會分兩成分紅給他,直到他調任為止。”
大家都怔了怔,繼而全這主意太好了。
齊霽率先讚道:“好主意。”
他跟陸觀弈之所以做茶買賣,事先自然是打聽過這一行的利潤的。而跟葉家合作後,對於這一行的獲利更為了解。
就算他們新買的茶山還沒茶葉產出,新建的茶樓需得從臨安城葉家那邊買茶葉過來賣;就算新安城不如臨安富庶,但有葉家茶葉的質量在那裡撐著,茶樓的利潤還是可觀的。
一年到頭,兩成利總有一萬多兩銀子吧?
一旦茶山產茶,利潤成倍往上翻。
而且這合作,不必用呂宣林本人的名頭,只需用他夫人、兒子或遠房親戚名義參與,還不用像收奉供那樣冒風險,生怕出來個記帳的“楊家”,令呂宣林烏紗帽不保。
收入頗豐,還不會惹麻煩,呂宣林肯定十分樂意。
這是呂宣林那一方的好處。
而他們自己,既然行商了,那就得遵從大晉私下裡的俗規,每年要送一些銀子來打點上下。因為官員多,小吏多,林林總總加起來,何止萬兩?
這還不算捐出去的數目。
偏送出去這麼多銀子,誰也沒拿他們當自己人。有事了,一旦與他們有爭執的一方利益、金錢更佔優勢,官員就會更庇護對方。
現在生意成了呂宣林自己的,送出這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