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思右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調工資,我們就老拿元。職工進入企業就像吃‘皇糧’一樣,幹多幹少一個樣,幹好幹壞一個樣,貢獻大小一個樣,工齡長短一個樣。把我們的企業變成了政府機關,完全按政府機關的模式套,顯然這是養懶漢的做法。所以我深深感到,企業的分配製度改革已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就在最近幾年,我對社會主義的‘按勞分配、多勞多得’這八個字進行了反覆的研究。我發現舊的‘八級工資制’不能體現按勞分配的原則,而是按人頭分配,按工齡調資,按月份發錢,到生日吃麵,不能很好地體現職工勞動的吃苦程度、敬業精神、貢獻大小和實際效益,造成嚴重的平均主義大鍋飯局面。既然是按勞分配,就應是按照勞動的成果進行分配,即按勞動的能力和實際產出效益來多勞多得。既然是明確地寫上‘按勞’,我們為什麼還要將其固定化、模式化、絕對化?為什麼不能突破?” 。 想看書來
一篇傳世的論分配“檄文”(2)
會上,有一名記者向何大福發問:“請問何廠長,當前你認為有哪幾種觀念妨礙我們推行真正的按勞分配製度呢?”
何大福說:“貫徹‘按勞分配’,必須要破除五種觀念障礙。第一,必須要破除現行的工資政策就是按勞分配的思想觀念。‘八級工資制’是計劃經濟年代的產物。根本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必須要改革,必須要突破。第二,必須要破除中國幾十年一貫的分配上的習慣勢力。有些人認為不管這種分配製度好不好,反正幾十年都過來了,大家都習慣了,千萬不能改。一改就亂了,一改就糟了,一改就無法收場了。因此不敢大膽突破,寧願按習慣勢力走下去。但我們認為習慣勢力絕不能體現按勞分配的原則,這種思想觀念必須要打破。如果不打破,我們搞改革開放幹什麼?第三,某個部門、某個領導按照舊政策發表的個人意見不是按勞分配。在改革開放中,各單位各部門對按勞分配這一課題議論得比較多,某些部門、某些領導還發表了一些意見。因此有的單位就把這些意見當成了分配製度的依據。在我看來,我不能承認這些在改革開放早期發表的這樣那樣關於按勞分配的意見就是按勞分配,這個觀念必須打破。第四,不能把照顧‘左鄰右舍’看做是按勞分配。改革開放已經進入早中期,現在很多積極的單位都想在‘按勞分配’上有所突破。因此上層有些領導就提出要照顧到‘左鄰右舍’,並把它作為研究分配製度的指導思想。這個觀念也要打破。第五,我國長期提倡的雷鋒精神並不是按勞分配。有些傳統觀念認為,全國都在學雷鋒,提倡奉獻,提倡為共產主義奮鬥終身,提倡為人民服務,因此要把自己所有的活動都變成為社會、為人民作貢獻,不能計較個人收入的多少。有些人甚至錯誤地認為,只要把雷鋒精神發揚光大了,我們的按勞分配就解決了。這些觀念都是片面的,不準確的。我們認為,發揚和提倡雷鋒精神是我們社會的一種公德,一種良好風尚。每一位幹部、每一位黨員都應該學習雷鋒,提倡無私奉獻,為社會多作貢獻,多創財富,自己只在奉獻中獲取一定的報償。但是,單單強調發揚雷鋒精神,絕不是社會主義的按勞分配。在我國絕大多數人還處於溫飽狀態時,硬叫人單純地學雷鋒,多幹活少拿錢的做法是難以持久的。”
有人又問何大福:“那你認為社會主義按勞分配應當體現那些重點呢?”
何大福說:“剛才講的五點是實施按勞分配的攔路虎,一定要掃除。我們要正確地理解什麼叫‘按勞分配’,怎麼樣才能搞好‘按勞分配’,弄清為什麼要進行分配製度的改革。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分配製度上衝破禁區,走出一條自己的路。至於有人問及按勞分配應當有哪些重點?我多次說過辦好一個企業要有‘三個一’:一個好廠長、一個好產品和一套好機制好方法,其中廠長是最至關重要的。一個企業辦得好與壞,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