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馬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而且各戰艦的反應速度不一。
等他們收拾完畢,再將陣型稍稍整理成型時,時間已經過去了五分多鐘,對方已經到了八萬公里以內,第一輪炮火也如期發射了過來。
聯邦艦隊明顯是提前就將主炮的能量充滿了,所以高速行駛並不影響其第一輪炮火發射。
而等他們的第一輪炮火發射完畢後,艦隊的速度就降了下來,開始對主炮進行第二次充能。
先前的那名印迪亞艦長指揮戰艦發射了一炮,隨即他的戰艦就淹沒在聯邦艦隊的炮火中,爆炸解體。
儘管已經開啟了能量罩,但陣型的不到位使得他的戰艦難以做到有效地規避炮火,防禦力大降。
而且聯邦艦隊的炮火特別精準,幾乎有二十幾發炮火同時落在他的戰艦上,一瞬間就讓戰艦的能量罩崩潰了。
聯邦艦隊的炮火首輪打擊物件是那些準備得較為充分的印迪亞戰艦。
這些戰艦已經開啟了能量護罩,主炮也已充能,還擺出了較為整齊的陣型,對聯邦艦隊威脅較大,只有先消滅他們,聯邦艦隊的損失才會小一些。
江遠流依舊利用他精準炮擊指揮的優勢,在他的精確指揮和江小仙的精準操控下,炮火的命中率達到了驚人的百分之四十以上。
而且因為大量炮火集中攻擊少數印迪亞戰艦,凡是被命中的戰艦,基本上都以爆炸解體了局,給印迪亞官兵造成了極大震懾作用。
直到聯邦艦隊推進到太空港五萬公里距離時,印迪亞艦隊才勉強從混亂中恢復過來,更多戰艦加入反擊行列。
此時聯邦艦隊已經發射了八輪炮火,有近五百艘印迪亞戰艦被摧毀,還有三百多艘戰艦受傷。
大量戰艦爆炸所產生的衝擊波讓其它戰艦搖晃不休,甚至翻滾拋飛,雖然他們發射了炮火,但炮火的命中率很低,而且原本勉強成型的陣型再次變得混亂起來了。
更要命的是,聯邦戰艦根本就不顧及傷亡,他們置那些受傷的戰艦於不顧,艦隊不斷向前推進,態度堅決,步履堅定。
五萬公里、四萬公里、三萬公里,最後一直推進到一萬五千公里才停下來,炮火幾乎是抵近射擊,殺傷力特別巨大。
印迪亞人不知道的是,聯邦艦隊全部使用的是機器人,根本不存在人員傷亡問題,也就沒有畏懼、膽怯一說。
機器人在江小仙的操控下,只知道機械的操作,加速、轉向、設定炮擊目標、發射炮火、規避炮火......既沒有猶豫,也沒有遲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