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頁 (第1/2頁)
青青小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可若是女方不識抬舉,非要「纏著」自家,最後結果多半是女方一家被男方找的人找茬兒,最後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場,心狠一些的甚至會想法子汙衊女方,或者乾脆毀了女方名聲……
寶釵得知此事後,一眼便看穿了梅翰林一家正是打的這個主意。
於是她乾脆將薛蝌與薛寶琴叫到家中,與二人分析了一遍,而後勸二人主動退婚,不要招惹了梅翰林一家。
雖然梅翰林一家不值得在意,可既然他們對這樁婚事不滿,等薛寶琴嫁入梅家之後又能有什麼好下場呢?
熟料寶釵與薛蝌鬧得不歡而散——
薛蝌不願放棄與梅家的婚事,反倒覺得寶釵如今作為四品官夫人不願為他們做主,不願為了他們兄妹得罪了梅家,不希望他們給寶釵添麻煩,才會勸他們退婚。
也是,梅家的態度在原著中就擺得明明白白,就算短時間看不清他們的想法,可薛蝌與薛寶琴在當時還未被抄家的榮國府住了那麼久,久到薛蝌都與邢岫煙成婚了,梅家卻還是沒有與薛寶琴成親的打算,稍微有點兒腦子的人都該知道,梅家希望薛家主動退婚才是。
但薛蝌一直沒有給妹妹退婚,其到底是什麼想法也就不言而喻了。
於是寶釵乾脆坐實了薛蝌的指責,乾脆不管此事了。
薛姨媽卻在相處之中認識到了薛蝌比薛蟠更強的地方,為了薛蟠,她想要將薛蝌籠絡住,所以在此事之後特意找到女兒,希望女兒能想法子逼著梅家娶了寶琴,讓薛蝌得償所願。
寶釵差點兒沒氣死。
她本就氣惱於母親之前不曾提醒自己頻繁懷孕對身體不好的事兒,如今又見母親為了一個侄兒竟然讓她將吐出去的話又吞回去,心情可想而知。
寶釵被氣狠了,卻到底惦念著薛寶琴這個堂妹,於是單獨將人請到府上問了她自己的想法。
薛寶琴反倒比薛蝌更能看清形勢,她生得貌美,又見多識廣文采出眾,本也厭惡梅家作為,更明白自己若嫁入梅家絕無好果子吃,於是果斷提出了希望能讓梅家主動退婚的想法。
寶釵胸中鬱氣倒是平復了不少,這才找到丈夫給梅翰林下了最後通牒——
要嘛立刻讓兒子回京娶了她的堂妹,要嘛就果斷退婚,不要再拖拖拉拉妄圖透過拖延時間逼著女方退婚。
梅家也就只有梅翰林一個頂樑柱,但即便是他,也不過在四十來歲才考中了進士,又在翰林院當了三年庶吉士才得以外放出去做官兒。他如今的官位也就七品縣令而已,而他的兒子甚至不過只是一個秀才。
這樣的人家,接到大理寺少卿的最後通牒如何不怕?
原本看在薛寶釵的面兒上,即便薛寶琴只是商人之女,梅家也未必不願意繼續這門婚事。可大理寺少卿這封信卻透露出了不少訊息,其中最要緊的便是薛寶釵已經因為梅家的行為而厭惡了他們,而薛家也因為抬出其母逼迫,也得了這位少卿夫人的厭惡。
既然如此,這門婚事有何延續的必要?
梅家不敢耽誤,直接讓人退了親。
甄賦拿給林蔻的八卦基本全是朝中官員與皇室宗親並各大勛貴家中瑣事,是以這八卦一直記載到梅家退婚,而後卻發現自家在京城根本就排不上號兒,以至於根本無人願意與其長子成婚的訊息後,便再沒了記載。
但林蔻實在好奇後續,於是特意讓人打聽了一下薛家的情況。
巧的是,黛玉正巧知道。
因為賈敏如今正為薛寶琴這姑娘尋摸合適的成婚人選呢,薛家發生的事兒自然瞞不過林家的人。
卻原來梅家與薛家退親之後,寶釵與薛蝌之間可算是徹底撕破了臉,薛蝌提起薛寶釵這位堂姐的時候也總是頗有微詞,偏偏他又不離開薛家,以至於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