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有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天子這是請教長輩了。
董太后斟酌片刻,頭痛欲裂,應道:‘都是些年輕後輩,罰他們一年俸祿,以儆效尤。’
郎官一年俸祿不過幾百石,對於世家子弟來說,毛毛雨。
如此收場,也好。
劉協笑道:“那就依照太皇太后的意思辦。”
鍾繇、荀攸、陳群、韓浩四人急忙行禮:“謝主榮恩。”
他們身份低微,並沒權利呆在朝堂。
他們四人說完,拱手拜別。
朝堂又恢復了寧靜。
言歸正傳。
劉協開口總結,問道:“董承、伏完分別舉薦賈詡、陳紀擔任大鴻臚。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賈詡一個眼神,楊彪無奈,首先稟報:“陛下,老臣不同意董衛尉的意見。賈詡並不適合去擔任大鴻臚。他名聲不太好,仇人很多,很難說沒有得罪馬騰、韓遂。”
西涼軍將領轟然大笑。
靠,你們這是貶義,還是褒義?
賈詡翻白眼。
董承撇撇嘴,辯駁道:“賈尚書是武威人,在西涼頗有兇名,馬騰韓遂豈會不知曉他,豈會危害他。”
楊彪好人做到底,反駁道:“就算馬騰不加害於他,如果談判談崩了,馬騰翻臉約束文和,逼迫文和效力。又當如何?”
伏完不失時機的插話:“陛下,老臣以為楊太尉所言甚是。大家別忘了,馬騰當年就可是逼迫信都縣令閻忠造反,閻忠不從,氣憤而死。閻忠可是賈詡的老師。”
伏完真塔木德能扯淡,把他老師閻忠的故事都講出來了。
閻忠善於察人,賈詡少時並不出名,只有閻忠器重他,稱他有張良、**的英奇才略。
閻忠乃西涼名士,擅長相面,這故事便傳的很廣。
閻忠多次舉薦賈詡,初舉孝廉,官任郎官。
可惜後來因為黨錮,賈詡困足西涼,仕途停滯不暢,還陰差陽錯落草為寇,直到遇到董卓奉詔上洛。
伏完提的,都是些爛穀子舊事。
看來,伏貴人突然懷孕,讓伏完有喜有憂。
可憐天下父母心,伏完急迫的尋找外援靠山,以制衡董貴人一派。
這大漢的後宮亂的很,不知道多少大漢皇子夭折,死於非命。
賈詡並不介意伏完的恬不知恥的抱大腿。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賈詡想到這些,稟報道:“陛下,微臣以為,不其侯所言甚是。微臣資歷淺,不足以擔任九卿。”
董承嚷道:“歷經董卓、王允之事,長安大傷元氣,早已禁不起戰火。不其侯,你若覺得賈詡不適合擔任大鴻臚,那你以為何人可以擔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