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有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韓融說完,又抬頭稟報:“老臣以為,馬騰韓遂叛亂劣跡斑斑,光靠老臣三寸之舌,恐怕難以如願。”
劉協對韓融頗為尊敬,當年遷都長安,一路上的衣食住行,韓融出力不少。
韓融不是迂腐之人,還非常圓滑,只要是朝廷徵召,不管是董卓,還是王允,他都領命,既不抗拒也不反對,奉公值守。
劉協親切的問道:“韓愛卿,你可是有所擔心?”
韓融答:“陛下,老臣乃老殘之軀,並無後顧之憂。老臣以為,朝廷要雙管齊下。自古以來,弱勢無外交。老臣前往馬騰韓遂大營,朝廷還應指派得力武將施壓才是,以凸顯朝廷的威嚴,防止馬騰韓遂獅子大開口。”
派軍壓陣?
朝廷早就沒有直系軍隊了。
劉協很自然的看向萬年公主。
萬年公主不動聲色,問西涼軍統帥李傕:“李愛卿,你意下如何?”
李傕明悟,正思索如何應對,董昭卻率先提議道:“殿下,微臣以為,揚威將軍樊稠適合隨同韓融前往。”
樊稠?
董昭為何會推薦樊稠?
賈詡和李傕面面相覷。
董昭看眾人不解,補充說道:“我聽聞範稠將軍的駐軍就在右扶風美陽縣,距離馬騰韓遂最近。”
賈詡細細品味。
董昭的提議似乎合情合理,又有些蹊蹺。
賈詡細思極恐。
董昭才來長安沒多久,馬騰韓遂就發兵逼近長安。
難道真是因為糧草問題?
看來,董太后之流和他想到一塊去了。
藉助外力,分化瓦解。
賈詡是想分化瓦解,削弱李傕一派。
董太后也想分化瓦解,爭取李傕一派,所以不知道什麼原因,勾搭上了樊稠。
董太后似乎很滿意,問道:“樊將軍,你可以願意前往禦敵?”
樊稠毛臉一抖,直直的出列,朗聲應道:“末將領命。”
李傕很不滿範稠的表現。
董太后問了一句,樊稠就興沖沖的領命,眼裡還有沒有他李傕?
李傕提示賈詡反駁:“文和。”
賈詡低頭卻在細細思索範稠的反常行為。
西涼軍正常的出兵,都是要李傕同意的。
明面上,李傕才是西涼軍真正的統帥。
萬年公主、賈詡和李傕只是合作關係。
李傕、郭汜、範稠三人是結拜兄弟,是個鐵三角。
這三人的駐地也都在右扶風三縣,成掎角之勢,監視長安。
當前關中,李傕郭汜範稠擁兵自重,賈詡、萬年公主公主投鼠忌器。
若非估計潼關段煒、函谷關張濟等武威軍閥,李傕郭汜範稠三人,恐怕早就脫離***麾下了。
李傕這一派,就是尾大不掉,賈詡如鯁在喉。
到了長安,賈詡一直無從下手削弱李傕一派,才轉變策略,挖掘人才,種地發育。
此刻,他沒想到樊稠居然先跳了出來,露出了馬尾巴。
真是小瞧了樊稠這廝,看上去是個粗人,心氣卻高。
董太后恐怕是下了血本,給範稠劃了個大大餅。
董昭提議樊稠領兵出戰,何嘗不是希望樊稠立功,好加官進爵,籠絡樊稠。
總得來說,樊稠勾搭上了董太后,利大於弊。
“文和,表態。”
賈詡被李傕的詢問打斷了思緒,搖頭低聲回應:“姑且先應下來。”
李傕無奈,此時不好討論,便不吭聲,只是眼色不滿的斜眼看向樊稠。
樊稠裝作沒看見。
郭汜脾氣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