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有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漢朝廷派遣多位大員剿滅羌族叛亂,耗費財力無數,誅殺羌人數萬。
羌人就像那大地的野草一樣,春風吹又生。
馬騰,伏波將軍馬援後代,母親是個羌人。
馬騰年少時家貧,以砍柴為生。
靈帝末年,羌氐反叛,馬騰被召入伍,累建軍功,由軍從事因戰功漸升至軍司馬。
中平四年(187年),馬騰聯合韓遂、王國合兵對抗漢朝。
王國戰敗後,馬騰、韓遂將其廢掉,隨同董卓征戰,後割據涼州。
現在是興平三年,192年。
賈詡記得馬騰攻打李傕郭汜,應該是後年,194年開春。
正因為如此,賈詡這段時間才有條不紊,優哉遊哉的挖掘人才,鞏固聲望,發展科技。
咋提前了?
難道歷史的車輪偏離了軌道。
果然是人算不如天算,世事無常。
賈詡和萬年公主急衝衝趕往未央宮。
半路,二人分道揚鑣。
萬年公主返回了居所,換上宮裝。
賈詡直奔未央宮正殿,遠遠就聽到朝廷內議論紛紛。
皇帝劉協正坐在大殿寶座上,臉色煞白的看向下面諸位臣工。
深衣、白髮的董太后則正坐在劉協身側,妥妥的漢朝特色:皇帝年幼,太后執政。
李傕看了一眼賈詡,低聲和他分享剛才發生的事情。
“陛下,微臣聽說,馬騰、韓遂因缺乏軍糧,派人向李傕要些糧草。沒想到李傕的手下反倒把馬騰的使者打了一頓。馬騰大怒,才帶人朝長安奔來。”
賈詡轉頭一看,說話的人是衛尉董承。
“放屁。馬騰老兒缺糧食,難道我們就不缺糧食。難道他說給糧食,老子就得給。”
說話的人,是脾氣暴躁的揚烈將軍郭汜。
董承陰陽怪氣道:“郭將軍,你們不給糧食就算了,為何毒打馬騰的使者?”
郭汜不屑一顧地嚷道:“怕他不成。那使者氣焰囂張,狗嘴吐不出象牙,見了老子也不下拜,老子揍他一頓都算輕的。”
董承皮笑肉不笑,“郭將軍如此膽量,那抵禦馬騰、韓遂就交給郭將軍了。”
“你。。”
“西涼軍號稱十萬。那馬騰韓遂不過區區兩萬人,難道郭將軍有難言之隱?”
董承這是暗諷西涼軍了。
西涼軍攻打長安的時候,是有十萬人馬不假,以壯聲勢。
這不是農忙了嗎,臨時招募的徒兵自然都被遣散。
因為戰亂,關中戶籍人口不足百萬口。
西涼軍咋可能養得了十萬常備兵力,否則,光是糧食就是個天文數字。
刨去徒兵、雜役,西涼軍留在長安附近的帶甲之士不過四萬而已,分屬李傕郭汜範稠三部,駐紮在長安周邊各縣。
段煒領一軍不足萬人,守潼關。
張濟領一軍,不足兩萬人,守函谷關和弘農。
賈詡、萬年公主的部曲到了長安,分到各郡各縣,機動兵力五千。
這就好比歷史上的曹操,鎮壓兗州黃巾軍號稱百萬,收精銳青州兵三十萬。
但是官渡之戰,曹操坐擁兗、徐、豫三州,真正能夠調動的兵馬不過三萬。
都是一個道理。
常備兵都是精銳,其他是輔兵、雜兵、徒兵(勞役)。
古時候戰爭,農閒時候,臨時招募數十萬人馬,都是一時的。
戰事一了,大部分都要遣散回鄉,參與農業。
馬騰韓遂則不同,他們是邊軍,軍民一體。
西涼舊部對壘馬騰韓遂邊軍,優勢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