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頁 (第1/3頁)
曲令敏/畢海/曲繁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摟筢兒有竹的有鐵的,竹的分大號小號,大筢子幾十根筢鉤兒,小的只有十三四根。大筢子帶筢排兒,高粱稈兒或剛柴(荻子)的,吊在筢子下邊。大筢子抓地,摟起來上柴。一塊地已經被小筢子摟得不剩什麼了,有耐性的人曳張大筢子慢慢地轉,細碎的草葉和莊稼梗還會順著筢鉤兒往他的筢子上上。摟幾圈兒,用帶有兩個鐵絲鉤兒的筢摟兒往上扒扒,上滿了,啪啪一拍,柴草就掉在下面的筢排兒上。摟摟拍拍,拍拍摟摟,摟滿一筢排兒就是一大捆柴。
一根竹竿劈成十三四根筢子齒兒,削兩根竹批兒襻成個手背似的平面,再用竹篾子上上下下網他四指寬,文火烤軟了,捏出筢鉤兒來,這就是小竹筢子,摟豆葉,修麥秸垛,摟麥,少不了它。秋深了,西北風一刮,先是棗樹葉,再是楝樹葉、槐樹葉、楊樹葉,連片成群地落下來。落在草窩裡,落在路溝和荒溝裡,有的黃,有的紫,光滑透亮,拿小竹筢兒摟成堆兒,撮進筐裡。撮著撮著,又有樹葉掉下來,明艷艷地向人眨眼睛,引逗你站起來再去摟它。
摟樹葉的孩子奔跑著,小小的竹筢兒曳著深秋的氣息,呼啦呼啦歸攏起散落大地上的葉子,說不定哪一場刮過大樹小樹的風,被這張小竹筢兒收束住,冰冷的涼意就覆蓋了一個人的一生一世。
鉤擔
太陽坐在河對岸的高山嘴兒上,像個熟透的柿子,又像一坨燒紅的鐵,嬉皮笑臉兒,正和身邊兒那兩個紅薯面窩窩似的麥秸垛比大小呢!一個半大孩子,背著太陽自西向東走在大路上。天是那樣高,那樣藍,地是那樣寬,那樣綠。風吹翻了豆葉,吹得秫草高挑旗兒,吹得狗尾巴草亂點頭兒。孩子歪戴著草帽兒,一根扁擔前長後短地擱在肩膀上,身後的籮頭裡挨系兒摁著幾扇嫩草,前面的籮頭裡裝著翻掉的紅薯秧兒,一個褲腿兒緬到膝蓋下,一個褲腿兒拖拉到腳脖上,光腳丫兒踩著兩道車轍兒中間的葛巴草,吹著口哨往前走。二十多埂兒紅薯,一晌翻完了,這咋不讓他高興呢?
&ldo;小鉤擔,三尺三,
又挑河來又擔山。&rdo;
這是那個下雨天爹給他刮鉤擔的時候哼的曲兒。為了刮這根鉤擔,爹不吭聲把南坑邊兒那棵茶碗粗的桑樹放了,那是一棵年年都結桑葚的桑樹!先紅後紫的桑葚又酸又甜,這孩子每年都會摘下大把的桑葚,和別人換彩筆、換橡皮。沒想到爹不吭聲把它給放了!放學回來,他看見那棵桑樹倒在院子裡,所有的枝子都砍落地上,真是又氣又急。娘勸他:
&ldo;算了算了,樹放了根兒還留著,要不了三年五載,又是一棵。&rdo;
&ldo;那都不能放棵別的樹?&rdo;
&ldo;別的啥樹也沒有桑樹好,綿軟,閃勁兒大,擔東西輕省。&rdo;
這會兒,小鉤擔擱在孩子左肩上,穿在兩頭兒的牛皮繩兒繫著兩個桑樹枝兒截成的鉤擔嘴兒,挑著兩個籮頭,一步一閃,吱扭兒‐‐真是個好鉤擔!挑水的時候,拉住一個鉤擔嘴兒把桶放下去,吱扭兒吱扭兒一擺,哐通!桶不離鉤擔嘴兒,半扣進水裡,一下子就喝飽了,提起鉤擔往上拉,清涼涼水珠子四濺,撲撲嗒嗒,一大桶水滿得冒尖兒,直往腳上灑。
&ldo;桑木鉤擔柏木桶,
千提萬提提不省,
你娘生你個糊塗蟲!&rdo;
刮鉤擔那天,織布的娘看看院子裡哧楞哧楞低頭刨鉤擔的爹,再看看撅著嘴為小桑樹生氣的孩子,頭一歪,唱起了鄉野戲臺上的《十八相送》,沒想到平日裡少言寡語的娘還有這一手,逗得父子倆一齊笑了起來。
想著想著,孩子張開雙臂把住鉤擔系兒,轉動身子打個旋兒,鉤擔隨著籮頭滴溜溜轉個圓圈兒,徹天漫地的野氣都被他鉤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