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昀哥兒今年十六歲了,正好與自家的佩姐兒相配。想起女兒看著昀哥兒亮晶晶的眼神,真是與自己當年如出一轍。當年自己錯過了,如今可不能再讓女兒留下遺憾。
正這般想著,就不經意間瞥見了柏氏也正望著昀哥兒的方向,謝意爾心裡一緊。
說起來,慧姐兒不光年紀與自己女兒相當,相貌性情也十分出眾,柏氏對昀哥兒起了心思,倒也在情裡之中。這些年大表哥的官位越做越大,比當年的二舅舅還要更甚一籌。當年的季縈能夠嫁入肅王府,如今的慧姐兒未必不能。
不過,慧姐兒有機會,自家的佩姐兒未必沒有。自家可是候府門第,而且這幾年夫君也立下了許多家業,又與如今的肅王齊灝走動的密切。
這樣算下來,其實兩個女孩兒的機會均等。若要勝出,為今之計只能是先下手為強。
再次看了一眼涼亭裡與眾人談笑自若的昀哥兒,謝意爾瞬間下定了決心。
她似是不經意間與季縈道:「敏儀家的興哥兒都已經定親了,說起來昀哥兒與興哥兒差不多的年歲,六妹妹可給昀哥兒相看好了?」
季縈正與顧蘊說著話,聞言不由笑道:「他年紀還小,性情不定,王爺的意思是等過兩年再成親。」
「雖然過兩年成親,卻也可以先定下親事,等到了年歲才好順理成章啊!」謝意爾笑著建議道。
聽了這話,季縈還未說話,大姑娘瞬間就明白謝意爾的意思。雖然她不喜歡季縈,但不得不承認昀哥兒是個好孩子。
她自來與謝意爾交好,這會兒就不免幫著說道:「六妹妹這是沒經驗,這相看兒媳可是趕早不趕晚的。晚了,好姑娘可就被別人挑走了。要我說啊,咱們家裡的幾個女孩兒就不錯,尤其是佩姐兒,那滿身的才氣性情與六妹妹你當年真是像極了。而且這孩子與昀哥兒可是從小一起長大,青梅竹馬的感情最是難得了。」
大姑娘話裡的暗示在坐的眾人沒有聽不懂的。
季縈端起茶碗喝茶,並未接話。一旁的顧蘊先就忍不住了。
「要說青梅竹馬,可不只佩姐兒一個。我家的易姐兒和大嫂家的慧姐兒哪一個不是與昀哥兒從小玩到大的。」
要說顧蘊先前還沒有想讓女兒高攀王府世子的意思,但知道了謝意爾動了心思,她少不得也起了了爭一爭的心思。
想不到姐妹聚會,倒要為著兒女的婚事爭起來了。季縈心裡無奈,只能轉開話題問顧蘊道:「聽說易姐兒跟著蔣大儒學周易,已經小有所成。易姐兒將來繼承家學,可真是了不起。」
蔣大儒是當朝的易學大家,是顧蘊的公公。顧蘊當年與馮家退了親,想再尋高門實在不易。顧大太太費盡心思才為她找了蔣家這一門親事。
蔣家的家學傳承乃是易學,因此他家的兒郎自來只對研習學問感興趣,並不熱衷入朝出仕。
當年顧蘊嫁過去時,看著是有些不如意,但日子久了才顯出這樁親事的好來。她的丈夫溫柔體貼,兒子讀書上進,女兒更是跟著祖父進學,浸出了一身的書香之氣,才名在京城中廣為流傳。
可以說,顧蘊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她如今過的十分幸福。
面對季縈對女兒的誇獎,她笑的十分開懷。「易姐兒這孩子自小就喜歡跟著她祖父的讀書,我還說女孩子多學些當家理事的本事才是要緊,卻不想被她祖父給攔了。說是易姐兒天資出眾,不能埋沒了。」
季縈聽了就笑道:「易姐兒聰慧,在易學上又有天賦,這是旁人求都求不來的。再說男孩如何,女孩兒又如何,要我看咱們易姐兒可不比旁人差。」
她這般說,顧蘊果然高興起來。轉瞬忘了前面那一岔。
今兒到底人多,見季縈沒有要談兒女親事的意思,謝意爾也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