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侯之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目的,就算成功了。
剛剛跟凱歌導演的那一小段沒有絲毫營養的聊天,現在看來是沒有任何作用。
但等到即將拍攝的電影《活埋》拍攝成功,進入宣傳期以後。
有了電影的靈感來自‘和凱歌導演的一次聊天’這樣一個噱頭,那麼在名人的作用下,電影的知名度就會無形中提升一大截。
而且最關鍵的地方是,即使自己這樣宣傳,被凱歌導演知道以後,他也不會有絲毫的反對,因為這是一件雙贏的事情。
可想而知,只是因為凱歌導演到學校來演講一次,就啟發了學生拍攝出一部電影。
有了這樣的名頭,凱歌導演的名望又會提升一大截。
當然,這離不開李輔對凱歌導演性格的瞭解。
凱歌導演自始至終動自譽為文化人,拍電影就是為了給愚昧的民眾啟智。
他是渴望得到人尊敬乃至崇拜的,所以李輔在剛才才會有那樣的反應。
而且凱歌導演還有一個很鮮明的特點,只是現在這個特點還沒有那麼明顯,又或者是被他隱藏住了,那就是好為人師。
一個好為人師的人在聽到自己對別人的隨便指點,竟然還真的讓比人成功了,他會反思這有可能不是自己的功勞嗎?
不,不會。
他會認為這就是自己的功勞,而且在潛意識中就會自己說服自己,將其中不合理的地方自己補充完整。然後告訴自己,這就是自己的魅力。
李輔正是利用了這一點,在不損害凱歌導演的利益的前提下,利用一下他的名氣,為電影宣傳製造噱頭。
誰也不會想到自己提前了這麼久就開始佈局,這就是自己重生者的優勢,提前佈局。
但同時,李輔也在心中提醒自己,不能沉迷在這樣的小手段當中。
自己現在還只是一個普通的大學生,合理的利用這些資源來成就自己自然無可厚非。
可是等到自己有了一定名氣以後,自己依然沉迷在這樣的小伎倆當中,把這些東西當成了一種習慣,就會侷限自己的思維。
因為人類最原始的天性就是,喜歡呆在舒適區,呆在自己熟悉的領域。
小伎倆確實可以快速的開啟局面,但也會留下很多的後遺症。
這就是給自己以後的發展挖坑,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