睦小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等蘇子意酒醒,已經日上三竿。
她扶了扶額,有些頭疼。忘記昨夜是如何回來的,應是翠蘭背的吧,她力氣大。
呼!
兩世為人,都不勝酒力。那梅子酒,酸甜爽口,不曾想後勁還不小。日後不能再碰酒了。
她還得去里正院幫忙收拾。
進了院,里正一家人正在收拾桌凳。她趕緊上前幫忙,直到日暮。
劉夫人留了飯,她也很主動去伙房幫忙。
飯後一家子坐著喝茶,累了幾天,身子骨都要散了。劉小玉過了及笄,像是瞬間長大,自覺幫母親捶肩。微暖的燈光下,倒也其樂融融。
“義父,讓兄長開個義學吧,免費教學,最好十里八鄉適齡的孩童都能來上。”蘇子意呷了一口茶,樣子十分愜意,且有點俏皮。
這一舉動惹得劉長義一陣輕笑。她越來越放肆,不知收斂。
另外三人卻被眼前的情形弄懵了。最後還是劉里正先反應過來。
“何意?辦義學,可不是我們的財力能做到的。”要蓋學堂,要置辦桌凳,可不是小事。他又看向自己的兒子,面色如常,像是二人商議過?他們何時關係這般好了?
劉長義不是沒有嚇到,只是對於她之前的種種,再說出什麼來,也不足為奇了。義學,倒是攬美名的絕佳機會,就是耗費不小。
“唉~既是義學,惠及鄉里,自是要大力號召,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大家一起把學堂蓋起來,能工巧匠把桌凳搭上,剩下的,就是到各鄉里張榜招生,兄長只負責教書便好。若學子眾多,看看鄉里是否還有回鄉務農的書生,說動他們來一起教書。”
這麼大一件事,從她口中說出來,像是輕而易舉般。
“可農家兒郎,都是要幫襯家裡下地做活的,出來讀書,家裡勞力就不夠了。”劉里正提出自己的擔憂。
“這個問題好解決,學四休三,就是上學四日,休沐三日,逢七月十一月收芒,額外安排休沐半月,半月不夠就一月。”蘇子意只想了小想,毫不當難題。
“如此鬆散,還學甚?”劉夫人有些不解。合算下來,一年休沐的日子跟讀書的日子一樣多,跟沒學有何區別。
“義母要想,兄長教學,教的是讀書認字,而不是考功名做官,一年兩年認不全字,那就三五年,只要他們有時間又願意,就來。他們讀書,兄長得名……”後面的話她就不說了,看向劉長義,他也點頭回應,面上已是驚喜萬分。
她說的指路,竟是這樣。做成了,不出兩年,他的美名必傳遍十里八鄉!他還真是認了一個好妹妹……
“如此說來,甚是有理。”劉里正捻著自己下巴的小胡茬。
“明日我就去縣衙找王縣令,報備此事。”
又是月上柳梢,她該回去了。
劉長義送她。
二人並排踏月而行。
“兄長對我指的路,可滿意?”蘇子意開口道。
“妹妹有才,為兄佩服了。”劉長義覺得,自己這聲妹妹,叫得越來越順口,短短數日,他對她的心態變得全然不同。
“嘿嘿,過獎!”她朝他抱拳,一點都不謙虛地接受了他的褒獎。
……
王縣令對這個義舉,大為讚賞。因是義舉,毋須報批朝廷,但他作為父母官,鄉里的事卻是應當向他報備,他對這個劉長義,又滿意了幾分,是個明事的。
於是,十里八鄉就傳開了,赤夷村的劉長義要辦義學。
縣令張榜號召,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有些鄉紳為博些美名,也出來捐獻銀兩。學堂就這樣熱火朝天地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