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一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拱宸橋離六和塔有30裡。15人中有13人能走。丙伯的3歲的兒子傳農走不動,由丙伯背著。我外婆那時快70歲了,又是纏小腳的,哪裡走得動。爸爸出重金請我們船上一個名叫&ldo;阿芳&rdo;的壯漢揹她。但沒走多少路,外婆說她的胸部貼在阿芳背上喘不過氣來。幸虧平伯找到了一乘轎子,當然是出重價的,抬了外婆走,這才解決了問題。
我那時虛齡9歲,走15公里路還是第一次。實在走不動時,章桂哥背揹我。但主要靠自己。我一路只曉得跟著大人走,甚至此行的目的地是何方也一無所知。直到上世紀80年代我開始研究爸爸的生平和創作時,找到爸爸的軼文《桐廬負暄》後,才知他在南聖浜舉棋未定時,起初曾考慮過去祖籍地湯溪。他在《桐廬負暄》一文開頭處是這樣說的:
中華民國二十六(1937)年十一月下旬。當此際,滬杭鐵路一帶,千百年來素稱為繁華富庶、文雅風流的江南佳麗之地,充滿了硫磺氣、炸藥氣、厲氣和殺氣,書卷氣與藝術香早已隱去。我們缺乏精神的空氣,不能再在這裡生存了。我家有老幼十口,又隨伴鄉親四人,一旦被迫而脫離故居,茫茫人世,不知投奔哪裡是好。曾經打主意:回老家去。我們的老家,是浙江湯溪。地在金華相近,離石門灣約三四百里。明末清初,我們這一支從湯溪遷居石門灣。三百餘年之後,幾乎忘記了自己的源流。直到二十年前,我在東京遇見湯溪豐惠恩族兄,相與考查族譜,方才確知我們的老家是湯溪。據說在湯溪有豐姓的數百家,自成一村,皆業農。惠恩是其特例。我初聞此訊息,即想像這湯溪豐村是桃花源一樣的去處。……心中便起了出塵之念,想率妻子邑人投奔此絕境,不復出焉。但終於不敢遂行。因為我只認得惠恩,並未到過老家。……今我全無介紹,貿然投奔豐村,得不為父老所疑?即使不被疑,而那裡果然是我想像的桃花源,也恐怕我們這班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人一時不能參加他們的生活。這一大群不速之客終難久居。因此回老家的主意終歸打消。正在走投無路而炮火逼近我身的時候,忽然接到馬湛翁(吟按:即馬一浮)先生的信。內言先生已由杭遷桐廬,住迎薰坊13號,並詢石門灣近況如何,可否安居。外附油印近作五古《將避兵桐廬留別杭州諸友》一首。這封信和這首詩帶來了一種芬芳之氣,散佈在將死的石門灣市空,把硫磺氣、炸藥氣、厲氣、殺氣都消解了。數月來不得呼吸精神的空氣而窒息待斃的我,至此方得抽一口大氣。我決定向空氣新鮮的地方走。於是決定先赴杭州,再走桐廬。這時候,離石門灣失守只有三十餘小時,一路死氣沉沉,難關重重。我們一群老弱,險些兒轉乎溝壑。幸得安抵桐廬,又得親近善知識,負暄談義。可謂不幸中之大幸。其經過不可以不記錄。
我這才知道,爸爸如此趨之若鶩去投奔的馬一浮先生,是一位了不起的儒學家。馬先生是弘一大師在俗時介紹爸爸認識的。雖然馬先生比弘一大師小兩歲,但馬先生飽讀詩書,過目成誦,弘一大師很敬仰他。弘公曾對我爸爸說:&ldo;馬先生是生而知之的。假定有一個人,生出來就讀書;而且每天讀兩本(他用食指和拇指略示書之厚薄),而且讀了就會背誦,讀到馬先生的年紀,所讀的還不及馬先生之多。&rdo;
爸爸帶領我們前去投奔的正是這位聖人。
且說我們走到南山路上,空襲警報忽然響起。我們一行16人走得快慢不同,前後望不見,只好各自躲避。飛機來了,丟了炸彈,據說是炸錢江大橋,那正是我們要去的地方!幸而大家無恙。下午約兩點,居然會聚於六和塔下。
江邊船隻全被封存,汽車也派作軍用。正在為難之時,天又下起雨來。只得暫進小茶館避雨。我們在這裡逗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