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頁 (第2/3頁)
豐一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實現。我和林先以及孩子們,有些不耐煩,不免抱怨天公不肯作美,還是先生風趣地勸我們,說:&ldo;勿急,這就叫&l;落雨天留客&r;嘛,既來之,則安之。&rdo;神態是如此安詳,興致是如此勃勃。就在這雨窗的客舍裡,先生為我隨身帶去的一本《緣緣堂隨筆》的封面上,親筆題了簽,落了款,筆力蒼勁挺秀,佈局疏密相宜。我十分寶愛這本書,如今它已成為我石門灣之遊的珍貴紀念文物之一。
雨連下四天,卻並沒有給我們造成寂寞,來南聖浜探望子愷先生的鄉親絡繹不絕。他們不顧天雨路滑,有從二九里(即十八里)外練市來的,有從三九里(即二十七里)遠的崇福來的,從石門鎮和就近鄉村裡來的,當然就更多了。
先生乳名叫慈玉,所以來訪的客人,大多依照年齡不同,親切地稱先生為&ldo;慈哥&rdo;、&ldo;慈伯&rdo;、或&ldo;慈公公&rdo;、&ldo;慈爺爺&rdo;,叫人聽來,感到鄉土風味非常濃鬱。來客中有說今話舊的,有致意問好的,先生和藹可親地一一和他們交談;時而撫髯微笑,時而感慨系之。也有從未見過面的年輕客人,當他們叫一聲&ldo;慈公公好!&rdo;之後,繼續自我介紹說:&ldo;我是某某某某的兒子。&rdo;這時,先生似乎有些想不起來,等到對方再補充一句&ldo;某某某是我的祖父&rdo;後,這才使先生哈哈大笑,連說:&ldo;曉得,曉得,你爺爺可好呀!&rdo;當年輕人說道:&ldo;爺爺早已去世了。&rdo;這時先生又感到悵然若失,低低吟出&ldo;去日兒童皆長大,昔年親友半凋零&rdo;之句。來客中也有素不相識的求字求畫者先生慎重其事地,要我把他們的名字一一記下,後來在回到上海後,都寫了畫了寄給他們。得畫得字的人都非常高興。在這裡,我要回過去引用胡先生文章開頭的幾句話。他是這樣說的:
先生的幼女一吟,過去經常陪先生出遊,這次因工作關係不能同去,但她出於對父親的愛護,與我約法三章:謝絕應酬性赴宴;不要驚動鄉裡;不寫字作畫。一吟的顧慮是有道理的,在當時的氣候環境中,好端端的會來個無事生非,給先生帶來麻煩,因此小心謹慎一點是應該的。但是這三條中,只有第一條我們是堅決做到了,這是因為先生從來就討厭那種虛偽客套的酬酢。第二條呢?儘管我們對自己的行止相當&ldo;保密&rdo;,但到底&ldo;洩了密&rdo;,因此也還是驚動了鄉裡。至於第三條,先生是這樣說的:&ldo;愛我畫的人,愛我字的人,總是愛護我的。愛護我的人,總不會是壞人吧!要畫的,要寫的,把名字記下。&rdo;都答應了。先生為人如此厚道,我復何言。
爸爸這番話是有點道理的。因為在實際生活中,我們確實沒有碰到過愛爸爸作品的壞人。這並非偶然,究其原因,是因為他的作品能夠感動人心,喚醒人們的良知。爸爸在文章裡,在畫裡,寫的都是一個&ldo;愛&rdo;字:愛護人類,乃至愛護生物。他畫了450幅護生畫,為的就是喚醒人們心中的愛。他提倡護生,目的不僅要人們愛護動物;更重要的,是愛護自己的心。只要人人都有一顆愛心,天下就會太平!
爸爸回來後,給很多鄉親畫畫寫字。更多的是寫賀知章的那首《回鄉偶書》: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跋》雲:離鄉三十九年,乙卯百花時節重遊舊地,但見建築全新,園林暢茂,如入一新世界。寫賀知章詩贈親友留念。(吟按:標點是我加的。)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