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yan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話說那三人見探春等進來,趕忙把剛才的話藏起來不再提了。探春等人問過好後,大家說笑了一會兒才散開。
您猜怎麼著?上回提到的那位老太妃去世了。這可不得了,凡是有誥命的夫人都得入朝,按照爵位守孝。皇帝還下旨通告天下呢:凡是有爵位的人家,一年內不許擺宴席、奏樂;普通老百姓三個月內不能辦婚事。賈母、邢夫人、王夫人、尤氏、許氏婆媳祖孫這些人啊,每天都得入朝跟著祭祀,一直到未正(下午兩點)以後才回來。在皇宮裡的偏宮待了二十一天後,才把靈柩請到叫孝慈縣的地方。這孝慈縣的皇陵離京城來回得走上十來天呢,現在把靈柩請到這兒,還得停放幾天,然後才能放入地宮,這麼一折騰就得一個月的光景。寧國府的賈珍夫妻二人,那肯定也是要去的。這兩府的主子都走了,家裡沒了主心骨啊,於是就對外說尤氏生孩子了,這樣把她騰出來,幫著料理榮國府和寧國府的事情。又拜託薛姨媽在園子裡照看那些小姐和丫鬟們。薛姨媽沒辦法,也只能搬到園子裡來住。寶釵那兒有湘雲、香菱陪著;李紈那兒呢,雖然李嬸母女現在有時候走了,但偶爾也會來住個三五天不定,賈母又把寶琴交給她照看;迎春那兒有岫煙;探春呢,因為家務事太多太雜,而且時不時地有趙姨娘和賈環來搗亂,特別不方便;惜春住的地方又小,再加上賈母千叮嚀萬囑咐讓薛姨媽照看林黛玉,薛姨媽向來就最疼愛黛玉,現在正好趕上這事兒,就搬到瀟湘館和黛玉住一個房間了,對黛玉的藥餌飲食照顧得那叫一個精心。黛玉感激得不得了,以後就像稱呼寶釵那樣稱呼薛姨媽,對寶釵就直接叫姐姐,對寶琴就直接叫妹妹,就好像是同胞姐妹一樣,比和其他人顯得更親近。賈母見這樣,也特別高興、放心。薛姨媽呢,就只管照看這些小姐們,約束那些丫鬟們,家裡大大小小的事務可不肯多嘴。尤氏雖然每天都過來,也不過是應個名兒,走個過場,也不肯亂擺威風,而且她家裡面上下也就剩她一個人料理了,再加上每天還要照看賈母、王夫人休息的地方所需要的飲食、鋪設這些東西,所以也特別操勞。
當下啊,榮國府和寧國府的主人們都這麼忙,那些執事的人呢,有的跟著入朝,有的在外面照看主子休息的地方,還有的提前去安排這些地方的,也都各自忙得暈頭轉向。這麼一來,這兩處的下人們沒了正經管束,也都開始偷懶了,有的還趁機拉幫結派,和那些暫時管事的人一起作威作福。榮國府只留下賴大還有幾個管事的人照管外面的事務。賴大手下常用的那幾個人已經走了,雖然另外安排了人,可都是些生面孔,用起來就是不順手。而且這些人無知得很,要麼騙人沒個節制,要麼告狀沒個根據,要麼舉薦沒個緣由,各種各樣的壞事,到處惹是生非,真是說也說不完。
又看到那些官宦人家,凡是養著唱戲的男女優伶的,都一概免除他們的戲子身份,打發走。尤氏等人商量好了,等王夫人回家說清楚後,也想打發走那十二個女孩子。還說:“這些人本來就是買來的,現在雖然不唱戲了,也可以留著使喚,讓那些教習們自己離開就行了。”王夫人卻說:“這些學戲的和普通使喚的可不一樣。他們也是好人家的兒女,因為沒本事才被賣了來幹這個,裝醜扮鬼地過了好幾年。現在有這個機會,不如給他們幾兩銀子做路費,讓他們各自回家去吧。當年祖宗在世的時候都是有這樣的先例的。咱們要是現在不這麼做,那可就是損陰德,而且還顯得小氣。現在雖然有幾個年紀大的還在這兒,那是他們各自有原因,不肯回去,所以才留下來使喚,等長大了就配給咱們家的小廝們。”尤氏說:“現在我們也去問問這十二個女孩子,有願意回去的,就帶個信兒,叫他們的父母親自來領回去,給他們幾兩銀子做盤纏,這樣才妥當。要是不叫他們的父母親人來,只怕有那些混賬人冒名頂替領出去又轉賣了,那不就辜負了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