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我梵音天這麼幸運 (第2/3頁)
冬瓜戰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人分舵舵主三個月後前往京師長安參加登基大典。
不良人自是不必多說。不良帥袁天罡早已經雞血打滿,整個人彷彿年輕了三百歲一樣,正在安排三個月後的登基大典。
三十年前,大唐不良人,雖然明面上已經解散了,但遍佈天下十道三百六十州府,大唐不良人分舵卻並沒有徹底消散。
也正因為如此。
不良帥袁天罡才可以安排諸多不良人進入大梁,岐國,晉國......等等潛伏其中,幫助李星雲掃平了一切登基稱帝的障礙。
至於十道三百六十州府,大唐藩王和大唐節度使,他們各自含義都不一樣。
何謂大唐藩王?
藩王,擁有封地或封國的親王或郡王,一般擁有兵權,鎮守地方,可以是皇室宗室成員,以及獲得了大量軍功的功臣。
一般可以得到藩王稱號的人,都是戰功卓著的臣子和皇子,岐王李茂貞,晉王李克用,均是擁有藩王稱號的大唐藩王。
何謂大唐節度使?
主要負責防禦外敵入侵大唐,以及遊牧民族燒殺搶掠百姓,軍隊長時間鎮壓在一個地方。
安西節度使--職務是管理和防禦西域諸多小國。
北庭節度使--職務是防禦北方諸多的遊牧民族。
河西節度使--職務是防禦吐蕃所在的外族勢力。
朔方節度使--職務是防禦突厥所在的外族勢力。
河東節度使.....
范陽節度使....
平盧節度使....
隴右節度使....
劍南節度使....
嶺南節度使....
大唐一共設立十大節度使,彼此之間實力大小雖不同,但也不是外族可以侵略的。
最後....
何謂十道三百六十州府?
大唐貞觀元年三月十日,應唐太宗李世民的要求,並省州縣之地,始因關河近便,天下分為十道三百六十州府。
一曰關內道。古雍州之地,【岐國】
二曰河南道。古兗豫青徐四州之地。【大梁覆滅之後,現已歸屬李星雲】
三曰河東道。古冀州之地。【晉國】
四曰河北道。古幽冀二州之地。【吳國】
五曰山南道。古荊梁二州之地。
六曰隴右道。古雍梁二州之地。
七曰淮南道.....
八曰江南道.....
九曰劍南道....【蜀國】
十曰嶺南道....【楚國】
當今天下所有州府,都位於這十道之內。
具體可分為洛陽,太原府,鳳翔府,京兆府,河中府.......等等三百六十州府。
大唐覆滅不假,但覆滅的僅僅只是李唐皇室政權,天下十道三百六十州府,依舊在諸多節度使和藩王掌控之中。
故此。
即便代表李唐皇室的大唐正統政權覆滅了,諸如漠北契丹族也不敢有絲毫南下的念頭。
但這一切的前提是,大唐不良帥袁天罡,也唯有他,才可以讓所有野心家都不敢亂來。
他若死。
大唐藩王和大唐十大節度使,沒有了懸在頭上的那把刀後,才會真正開啟那血腥的亂世。
屆時。
五代十國,血流千里。
屍骨如山,以人而食。
當然。
最為關鍵的還得是後世兒皇帝石敬瑭割讓燕雲十六州,間接以及直接導致了華夏大地被異族番邦來回的侵略。
【兒皇帝】
謂之,賣國求榮。
五代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