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打老虎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燕看著這滿鋪子美輪美奐的瓷器,已是花了眼睛。
只是他的目光,卻不是帶著欣賞的眼光。
而是察覺到,這陶瓷業……天要變了。
而且……這裡的顧客,遠比他想象中要多得多。
一方面……是貨源充足。
另一方面,是這玩意的質地是真的好,已經遠遠超出了同型別的商品。
陳氏陶瓷真的好,這還真不是吹噓。
當然……真正讓無數顧客們湧上門來的原因卻是……
當下銅錢貶值,原先指望著將銅錢傳世的人,現在已經想開了。
想不開也沒辦法,難道去上吊嗎?
現在人們已經漸漸地接受了一個可怕的現實,單純的攢錢是一件愚蠢的事,誰家的錢越多,誰吃虧便越厲害。
其實單靠陳家造銅的那些錢流入市面裡,是無法引發如此劇烈的通貨膨脹的。
陳家鍊銅,不過是加劇了恐慌而已,恐慌傳遞出來之後,造成了大量的人將積攢了無數年的銅錢拿出來,開始流入市場。
原本一灘死水的市場,突然出現了數不清的各種銅錢,竟連漢朝的五銖錢都有,於是乎……銅錢便開始日益貶值了。
可這一次恐慌,某種意義而言,讓大家深刻認識到銅錢的價值並非是一成不變的。
於是……消費開始抬頭。
大家樂於消費了。
只是……消費固然是抬頭了,當下整個市場的生產能力並沒有提高,這便引發了更加劇烈的通貨膨脹。
商賈們蜂擁而入,除了在他們看來,陳氏陶瓷物美價廉的因素,便也是這個原因,現在市面上很多人都想消費,卻苦於沒有東西可以消費。
這陳氏陶瓷未來的前景一定極好,因而……大家拼了命的開始訂貨,商賈們是很敏銳的,他們看得出,這陶瓷將來有巨大的前景。
因此……陶瓷鋪裡……前來訂購的尋常消費者雖不少,可真正多的,卻還是商賈。
這玩意只要運到各地去,就絕不愁銷路的,畢竟……大家捨得花錢了。
“我來一千件。”
“我這裡……”
陳正泰已到了鋪子的二樓,手上正拿著一個精緻的茶盞,優哉遊哉地喝著茶,時不時還有賬房拿著單據上來,銷售額不斷的在重新整理。
過了一會兒,便有人來稟告道:“有一個叫李燕的,想見一見公子。”
“李燕?”陳正泰呷了口茶,輕輕皺眉道:“怎麼沒聽說過啊,這是哪一路神仙?”
掌管陶瓷鋪的,乃是陳正泰的一個堂兄,叫陳正業。
這個陳正業從前可不是什麼好貨,結果被陳正泰送去了鄠縣挖了半年的煤,因為挖煤挖得好,後來煤礦裡缺一個記賬的,於是轉而成了賬房,再之後……陶瓷鋪裡缺人,便讓他來打理這個鋪子了。
陳正業回到了長安,覺得人生實在太美好了,挖煤的時候,真不是人過的日子啊,每日累的跟狗一般,吃飯時,幾乎是就著煤渣吃下去的,臉就從來沒有洗白過,成日忙的昏了頭,不知白天黑。
經過那麼一段不堪回首的歷練後,現在他已成了一個很精幹的人,一方面是怕自己做事出了錯,又送回煤礦去,另一方面……相比於從前,現在這一點忙碌……簡直就是小兒科。
此時,聽說陳正泰有事找他,連忙到了陳正泰的跟前。
他敬畏地看著陳正泰,在這個家主跟前,他一丁點不覺得自己是陳正泰的堂兄。
做人一定要擺正自己的位置,這是在煤礦裡學到的經驗!
此時,他恭謹地稟報道:“我已打聽過了,此人……做的也是陶瓷買賣,聽說……還和清河崔氏,頗有一些關係,在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