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打老虎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又過了小半月。
冬日來臨。
天上下起了細雨,伴隨著寒風刺骨。
貞觀三年已至盡頭。
只是在這盡頭時,卻令無數人心焦起來,大家的心情可謂是比這溼冷的天氣還要糟糕。
糧價已跌到了谷底,誰也不曾想到,這遭遇了蝗災的關中,當初無數糧商興沖沖的運糧來準備大賺一筆的地方,現如今……所有人都在為屯糧而焦灼不已。
很多人家,還沒有下定決心建糧倉,可若是這個時候不趕緊僱傭人建造,那麼到了來年開春,便要播種,插秧,那麼想要發動閒置的勞力可就來不及了。
那麼……到了來年秋收時,又會如何呢?
一旦無數的糧賣又賣不出去,那麼最後的結局,可能就要爛在地裡了。
而可怕的是,種糧是需要成本的,更可怕的是……就算你放任土地荒蕪,也需要成本。
此時……幾乎所有世族的子弟們都緊鎖了眉頭。
到了十一月初九這天。
皇子李泰當著李世民的面上奏,俱言穀賤傷農之事。
他表達了深深的擔憂,若是穀物繼續這般賤下去,只怕農人再無心思耕種,甚至他還舉出了大量逃奴的例子,因為土地價格的降低,以及穀物的廉價,導致大量原本的奴婢和佃農開始逃亡。
根本原因就在於,原先土地是有很大價值的,因為有著很大價值,所以壟斷土地的人家,才有積極性組織生產。
而尋常的百姓,因為沒有足夠的土地,所以不得不租種土地,或者賣身為奴,因為有了世族的庇護和土地,他們才能生存!否則,即便是成為自耕農,他們這點單薄的財產,也無法抵禦任何災害。
可現在……當人們意識到,只需要一小筆錢購置幾畝地,就足以自己容身,又或者……現在糧價低廉,只要自己尋點什麼事,便足以購置糧食果腹,那麼……人心就開始動搖了。
逃奴的問題開始越來越普遍。
李泰聲情並茂的講了現在關中的見聞,他希望自己的父皇能有所觸動,拿出具體的方法。
李世民則用一種冷淡的表情看著自己的這個兒子,他頓了頓……終於透出了點微笑,道:“朕知道了,青雀能有如此用心,關心民生,朕很欣慰。”
李泰看不透自己的父皇所表現出來的喜怒,於是小心翼翼的道:“長此以往,只恐要出大問題啊,父皇,兒臣以為……朝廷應該拿出一個切實的良方。”
李世民笑吟吟的鼓勵道:“應該拿出什麼良方為好?”
“不如……朝廷出面,收購一些糧食,再令各地抓緊追索逃奴。除此之外,兒臣還以為……”
李泰本是要侃侃而談。
可李世民突然打斷他:“青雀,這些話是誰教你說的?”
這話就有點質問的意味了,李泰嚇了一跳,忙道:“都是兒臣自己想到的。”
“唔。”李世民點點頭:“你年紀輕輕,就能思考如此深的問題,真是不易啊。”
李泰便道:“父皇謬讚了。”
他的回答滴水不漏,何況他生得文質彬彬,一副恭謙有禮的樣子,任何人見了,都會忍不住去讚歎他。
只是對於李泰的建議……李世民臉色淡淡地手撫案牘,依舊默不作聲。
坐在一側的李承乾,此時冷笑道:“哼,一派胡言。”
李世民眉一動。
卻聽李承乾道:“你小小年紀,也敢談論國家大事,若是什麼都不懂,那就該多去看,去聽,去學,而不是在此妄議朝政,國家大政,不是你這個小子可以議論的,就算要議論,那也不是看了幾本書,聽了別人的慫恿,就自覺得自己什麼都知道了。”
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