吻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命風流快活的男人們。
然而男人們制定的姬妾制度,發展到後來也成了男人自己的緊箍咒。那就是:迫於嫡庶、卑賤之分,他們只能眼看著所愛的女人遭殃而無能為力——假如他們還能夠有愛的話。
劉邦後期最愛的女人肯定是戚懿無疑,然而她只是他的女人,呂雉卻是他的嫡妻,更是他的工作夥伴。在宗法與現實需要情況下,劉邦選擇了放棄戚懿。當他決定不再幫助戚懿奪嫡的時候,其實他早已預知了寵妾幼子將會死於非命。於是他也只能為戚懿唱唱楚歌了。
唐朝喬知之,雖然心愛婢女,卻不能娶她為妻,只能一生不婚,男無妻女無夫,沒名沒份委委屈屈地過日子。
到宗法制度完全建立的明清兩朝,就更讓人喘不過氣。
萬曆皇帝心愛的女人是鄭貴妃,對這個女人他是完全地平等相待。可惜的是他已有嫡後,而照制度,嫡後是不能輕廢的,無故廢后之帝都要留下罵名。鄭貴妃固然不是好女人,但是光從夫妻感情來說,萬曆皇帝實在過得很痛苦,臨死之時,他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兒子代自己冊鄭貴妃為嫡室,好讓自己能夠與心愛的鄭氏生死相隨。可惜,這隻能是痴人說夢,鄭貴妃再怎麼與他深情,也只能葬到妃嬪墓裡去,最終陪著萬曆皇帝共赴來生的,恰恰是他一輩子都看不順眼的嫡後和王恭妃。
因此,我們也可以說,宗法制度、姬妾制度,不光是不把女人當人,其實也沒有把男人當人。它只是為維護特權階級、為維護家族利益而設定的。在這種制度下,男人沒有權力選擇自己的伴侶,納妾與否,也全視延續家族政權子嗣的需要。大家都一起成了生育機器了也。
另外還有一個常識,那就是老天爺在製造人口的時候,男女兩性數目基本相當,既有人倚仗勢富廣納姬妾,自然就有平民寒戶男子一生無妻可娶,想要一個女人都找不著。歷代帝王將相,姬妾眾多,平凡人世便曠男怨女,杜鵑泣血。因此,姬妾制度,不僅僅殘害女子,也一樣殘害數不盡無權無勢的男子。
現代社會已經沒有了姬妾制度,如果還有人想要三妻四妾,不怕惹來夫妻間分崩離析、兒女間手足相殘的悲劇;若是還有女人願意以姬妾自居,或者表演嫡妻所謂“賢而無妒”的節目,硬把自己劃拉到做男人腳底泥的檔次,那就只好讓她們自求多福了。
古代由妾扶正之妻,基本都與原配之妻有關係——比如說,隨髮妻媵嫁而來的姬妾。如《紅樓夢》中的平兒,高鄂續本中讓賈璉扶平兒為正,可不敢讓他扶秋桐為正。再如漢朝大將軍霍光,他扶正的妾室霍顯,就是原配東閭氏的陪嫁丫頭。另外就是嫡妻生前認可之妾,這種妾往往生有兒子之妾。
而妃嬪升後,也是一樣的道理。沒有兒子的妃嬪,是難以立後的。如衛子夫,如武則天。明嘉靖帝無故廢后,另立無子之妃,便成就了他“昏君”的名聲。
按宗法制度,皇后所生的兒子才有繼承皇位的資格。而且繼承權由大及小,皇后所有的兒子孫子都死光了,才輪得了姬妾所生的兒孫。
姬妾如果想為兒子搶繼承權,就必須先幹掉皇后;而皇后如果想為兒子穩固繼承權,也一樣必須幹掉試圖取代自己的姬妾。
因此,漢宣帝第三次立後,便選擇無子之妃,就是為了不讓皇后有親生兒子搶掉自己前妻之子的皇位。
明朝朱元璋,嫡長子死在自己前頭,他放著成年的大群兒子不理,非要立長孫為帝,正是為了“嫡子嫡孫為重”的宗法制度——那些成年的叔父輩,都是小老婆生的,不算數。
因此,宗法制度和姬妾制度促成宮廷鬥爭,那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