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面埋上石頭,這樣就顯得很乾燥,原始社會,有房子住已經很好了,沒有那麼多人力物力,反正這年頭木頭有的是。
好在加高並用石灰保持乾燥的倉庫沒有什麼事情,大多數皮毛都放在山洞裡,其實山洞裡平時要比外面潮溼一點,不過空氣流動慢,只要放上大量的石灰吸潮就沒事,反正生石灰吸潮後變成熟石灰正好用,反而少了一道化石灰的工序。
現在駐地也有幾千人,一個磨子不停地磨豆漿,居然不夠喝,主要是小孩,成天往還沒有做過豆腐的豆腐作坊跑,這年頭又沒有什麼營養品兒童食品,多喝點豆漿也就算了。
好在又過了幾天,新的磨子陸續完成投入使用,當然,先還是要給別的駐地送去,讓他們早日喝到豆漿,增強體質,熟練工人也隨著去了,幾臺小磨子,就給那些幾十個人的駐地用,不過,這裡的磨子被換了下來,改成了兩臺用牛拉的巨型磨子,速度頓時就上去了,原漿源源不斷的被生產出來,我終於可以生產豆腐了。
這製作豆腐我雖然看過,但是也記不太清了,不過大致過程知道,反覆摸索就行了。
先是磨漿,這個容易,豆子浸好按照一斤豆六斤水的比例磨好豆漿,然後放入漏斗篩子裡面過濾,將豆渣壓榨完,再加水壓榨一次,這樣就差不多了,一斤豆子可以得到八斤左右豆漿。
接下來就是熬漿,將生豆漿放入鍋內煮沸,這個火候就要反覆試驗了,反正我有的是豆子。
等豆漿煮沸後,將上面的白沫撇去,就可以點漿了。
這點漿是個技術活,我不可能記得住滷水的比例,所以只能試驗,當然是越少越好,這滷水又沒有營養,將滷水放入豆漿後輕輕攪拌,沒幾分鐘,白花花的豆腐腦就出來了。
這豆腐腦也是很好吃的東西,不過我還不想現在拿出去,要這樣的話,我的豆腐就不知道那一年可以吃得到了。
等十分到二十分鐘左右,豆腐腦稍稍涼了以後,就可以將其用勺子輕輕舀入早已經準備好,用布墊著的木質方盒子裡,等放滿,就將布包起來,然後上面再壓上木板,稍稍加一點重的東西,多餘的水就自然流出來,這樣壓二十分鐘,拿掉木板,一方雪白粉嫩的豆腐就出現了,用刀子劃開就可以燒來吃了。
制完豆腐本來還要製作豆腐乾,這個容易,只要在木板上加蓋重物,比如坐上一個小孩,等水分被壓幹後就是豆腐乾了,不過好東西要一點一點來,所以今天我只做豆腐。
在我指揮族人反覆試驗,製作豆腐時,長老與依依她們照例是現場觀眾加實習生,等白花花的豆腐出來,又是一陣驚歎,眼珠子掉了一地。
上游帶動下游,新鮮驅除陳舊,有了豆腐,其它菜餚暫時放在一邊,這幾天族裡的菜譜就是煮豆腐,炸豆腐,炒豆腐,燉豆腐,涼拌豆腐,青菜豆腐,肉絲豆腐,魚肉豆腐,毛豆豆腐(毛豆已經開始有了)等等等等,反正離不開一個豆腐。整一個豆腐飯,就算我們哀悼隨風長老吧。
原始人實在可憐啊,就一個豆腐,能吃到就心滿意足,不知今夕何夕了,唉。
當然,接下來就是豆乾,千張(有的叫百葉),油豆腐等,我將一批煮熟的豆子裝入不同陶罐,裡面水的比例不同,就等著看看出來的是酒,醬油還是豆瓣醬了。
豆製品普及後,原始人的營養就比較均衡了,當然,到了後期我就將這事完全交給族人了,自己當起了甩手掌櫃。
討厭的梅雨終於過去,天一放晴,就暴熱了。
族人們忙著捕魚捉牛,製鹽隊換了一批人也回去了,各個駐地的人也輪換了,羊族那邊回來的族人給我帶回來一批鴿子,這樣,到明年我就有一支可觀的信鴿大軍了。
但是,我的注意力卻不在這上面,而在山那邊,因為隨著梅雨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