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淵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負荊請罪的羽林衛鎮撫:
“大家先起來,把話說清楚。大燕歷來軍民一家,今日為何寧可傷了和氣,甚至枉顧性命,也非要出城?”
“更何況,抗疫無小事,廬陽封城嚴防疫情外溢又是此中頭等大事!”
“諸位鄉親們配合朝廷都扛到了今天,眼見勝利在望了,怎麼就熬不住非要出城去呢?”
闖門百姓中領頭的老者復又跪下對著慕容成嶺叩首,聲淚俱下回稟道:
“今日終於見到秦王殿下了,我們這些日子裡的遭遇終於能夠讓殿下知道了!”
“殿下您也說了,我們這些廬陽百姓都是在陪朝廷死熬硬扛,廬陽疫情乃大燕國難,共同抗疫匹夫有責。這個道理我們都懂。不然大家也熬不到今朝。”
“可是,抗疫,朝廷也不能不管我們小老百姓的死活啊!”
慕容成嶺:“老人家此話怎講?”
“我們這些人,如果今天不出城,恐怕不死於疫病也要死於飢餓啊!!”說著,領頭闖門的老者又是重重一叩首。
“事出無奈,草民只能出此下策。”
“就算今天闖不出廬陽,為了我們的家人和其他百姓,若能把您或者御史顏大人引來,把我們的遭遇呈稟朝廷,懲處發國難財的那些奸佞小人,我們這些人就算丟了性命也是死得其所,值得!”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慕容成嶺越聽越詫異,再次扶起領頭的老者,細問:
“朝廷為了封城後廬陽百姓的生活不受影響,從各地調配物資進都。”
“又為維持物價平穩,不僅給予運送者豐厚報酬、排解其後顧之憂,還開啟國庫拿出補貼,按人頭給到廬陽的每家每戶補貼,怎麼還會擔心被餓死?”
“秦王殿下果然是被矇在鼓裡!”領頭老者大喊,露出又悲又怒,又有點欣慰的複雜神情。
他悲的是廬陽百姓處境艱難,怒的是有無良之人不顧百姓死活居然在廬陽抗疫封城的節骨眼發國難財。
欣慰的則是眼前的秦王果真不知此事。
秦王不知此事所以先前沒人管,如今秦王殿下知道了,百姓們也就有了盼頭。
廬陽南城門前聚集的百姓裡有些是在大燕開朝立國之時從臨安舊都隨遷而來的,如今,他們尚有很多親友依舊居住在臨安。
故而,即便慕容成嶺在廬陽為避太子風頭,極盡可能斂銳藏鋒,但他在臨安的義舉與賢名還是一傳十十傳百地傳回了廬陽百姓們的耳朵裡。
百姓們相信只要秦王知道有人趁機倒賣物資發國難財,事情就會在最短時間內得到妥善解決,怕只怕他被欺上瞞下矇在鼓裡永不得知曉。
於是,今天一群人鋌而走險,做好隨時犧牲的準備,一起闖南門。負責廬陽南門守備的是去年冬天歸入秦王麾下的羽林衛,事情鬧得動靜越大越有可能請來秦王殿下。
今日,如若闖出去了,便是逃出生天;若闖不出去,一群人折在了這裡,也要讓此事在秦王慕容成嶺那裡通天!只要慕容成嶺知道了真相,死的人就不算白白犧牲。
領頭老者不肯起身,再叩首道:
“殿下方才說的這些,疫病爆發廬陽封城當日,朝廷的安民檄文上都寫得清清楚楚。”
“我們也都看見物資源源不斷被送進廬陽,朝廷承諾的補貼也分毫不少地送到了咱們手裡。”
“可是、可是,朝廷給的補貼根本買不起糧食和物資啊!”
慕容成嶺瞪圓眼睛驚訝道:
“朝廷除了補貼百姓和保證廬陽物資充盈以外,還做了平穩物價的工作,為何老人家就買不起了呢?”
“殿下容稟,”老者怒形於色,漲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