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頁 (第1/2頁)
飯糰桃子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回段怡沒有出手,她靜靜地站著,就在那銅錘錘到了段怡臉上之際,一柄長劍斜插著出來,架住了那銅錘。
長孫凌定睛一瞧,將銅錘收到了身側,他警惕的看了一眼段怡,驚喜的說道,「喬禾,阿孃若是知曉你沒有死,一定高興壞了。」
他說著,一轉眼又變了臉,他抬起手指著段怡的鼻子罵道,「你這小娘子,在那宴會上,故意看我,定是已經知曉了喬禾的身份。她是襄陽郡守嫡女,你怎麼可以讓她做婢女,來羞辱她!」
段怡還沒有說話,一旁的知橋,卻是啪的一掌,將長孫凌的手給拍開了。
「襄州刺史已經不姓喬,長孫小郎再敢指著我家姑娘,莫要怪我翻臉無情」,知橋說著,大步流星的朝著一邊山間的涼亭行去。
長孫凌身子一震,他緊了緊手,像是一隻洩了氣的皮球一般,頓時不言語了。
段怡嘆了口氣,朝著知橋追去,「此地不是說話之處,隨我來罷。」
長孫凌不是個拖拉的,見狀提錘跟了上去。
墳頭都造了景,這青雲山段怡也沒有什麼理由放過。
在這大青石頭附近,便有一座新修的八角涼亭。這亭前生得一株古杏樹,頗為粗壯,得三個人方才環抱得過來,將那亭子遮蔽了大半。
段怡尋了個乾淨的石凳,坐了下來。
知橋抱著劍,靠在了一根大柱子上,「我這條命,是我家姑娘撿回來的。喬家乃是背負著罪名的人,我又哪裡還是什麼大家閨秀。前程往事,小哥哥莫要再提吧。」
一旁的知路,驚訝的捂住了自己的嘴。
她還是頭一回,聽到知橋說這麼多話,頭一回聽她提及她的身世。
那襄州喬家的事情,她是聽說過的!
這喬家乃是山南東道的豪族。
喬家人重武,多出名將。原本那山南東道的節度使,乃是喬禾的嫡親祖父喬遠山。
陛下有意削藩,喬遠山自請告老讓賢,於是京都便派了皇帝心腹朱或接任山南東道節度使之位。為了彰顯恩德,封了喬遠山的兒子為襄州刺史。
臣賢君明,一時之間,山南喬家成了一段佳話。
只可惜好景不長,陛下還沒有把喬遠山的光輝事跡寫在功勳薄上,甩在一些死不肯讓出軍權的老藩臣臉上,山南東道便出了一件大事。
先是那新任節度使朱或突然暴斃,被人殺死在家中;隨後京都收到了一封帶血的密摺,乃是朱或血淚控訴喬遠山,說他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退位讓賢是假,以退為進是真!
他朱或不過是空有節度使之名,軍權依舊掌握在喬遠山手中,那喬遠山拿著陛下的賞賜做軍餉,竟是意圖謀逆,要自立為王!
朝中一時爭論不休。
喬遠山一直忠心耿耿,喬家人更是一個作奸犯科的都沒有,個個忠良,怎麼會做謀逆之事?可朱或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做什麼要拿著命來控訴喬家謀逆?
那一日,京都的太監拿著聖旨,冒著掉腦袋的風險推開了喬家的大門。
可一進門去,聞到的便是一股子令人作嘔的血腥之氣,以武功見長的喬家一門,在獲罪之前,竟是被人屠了個乾淨,血流成河。
「我……你跟我回襄州去,有我一口飯吃,我就絕對不會餓了你。上個月你生辰,阿孃還給你燒了……」
那長孫凌說著,一個五大三粗的壯漢,竟是扯著袖子哭了起來。
「全都死了,外祖父外祖母,舅父舅母他們,全都是死了。屍體堆成了山,我在裡面刨,想要找出一個活口來,怎麼找,都找不到你!」
「你以前特別喜歡笑,還愛吃糖,一笑的時候,露出缺牙來!哥哥們都笑話你,你習武不認真,總是偷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