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 (第2/3頁)
劉憶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早生五十年,他真可能做成了開國皇帝;晚生五十年,他也會是一個政治強人;當然,他也可能成為一個中興名臣或富於謀略的政治家。成就成個什麼樣的人,全在於因緣時會。這與唯物史觀強調把人物、事件放到一定的歷史環境中加以評價的觀點是一致的。袁世凱晚年昧於社會發展的潮流和大勢,帝制自為,落了個身敗名裂,為天下笑的可悲下場,但這否定不了他作為重要歷史人物對晚清民初中國政壇的重要影響。
司馬遷在其傑作《史記》中為歷史人物的評價樹立了一種&ldo;不溢美,不隱惡&rdo;,&ldo;不以成敗論英雄&rdo;的良好學風和傳統。&ldo;雖不能至,心嚮往之&rdo;,筆者在對袁世凱其人其事其言的評述中將遵循太史公的史法,設身處地,就事論事,實事求是,儘可能透視出這個重要歷史人物的真實面目。
袁世凱(1859‐1916),字慰庭,號容庵,河南項城縣人。袁氏是當地有名的官宦地主家族,世代以耕讀為生。到了袁的祖父袁樹三這一輩,袁家出了做大官的人。袁樹三之弟袁甲三(世凱之叔祖,1806‐1863)於道光十五年中進士,歷任禮部主事、軍機章京、監查御史、兵科給事中,一直做到督辦安徽、河南、江蘇三省軍務、漕運大臣等高位。袁甲三同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一樣,在鎮壓太平天國的戰爭中以軍功起家,多次蒙皇帝傳旨嘉獎並賞戴花翎,穿黃馬褂,死後贈諡&ldo;端敏&rdo;,宣付國史館立傳,在當時這是極大的榮耀。他的長子袁保恆(1826‐1878)也是進士、翰林院編修,以軍功升任內閣學士、戶部左侍郎,官至刑部左侍郎。次子袁保齡,舉人出身,官至二品的候補道員。袁世凱的嗣父袁保慶(袁樹三次子,袁世凱生父袁保中的弟弟)也隨袁甲三從軍,以軍功侯補濟南,後調任江蘇,署理江南鹽運道。袁世凱的生父袁保中也捐過一個同知,但由於他是袁氏家族的長房長孫,在老宅主持家務,故未能出仕做官。袁氏一門兩世簪纓,不僅成為當地的高門顯宦,在京城和地方的官場上也建立了廣泛的人際關係,為袁氏子孫將來的出人頭地、飛黃騰達奠立了良好的政治基礎。
1859年9月16日(舊曆八月二十日),袁世凱就出生在這樣一個背景的家庭裡。他是袁保中的第四個兒子。不久,其叔袁保慶的妻子牛氏也生下一子,但很快就夭折了。袁世凱的生母劉氏產後缺乏奶水,而牛氏的奶水卻很充足,故而由牛氏哺乳,牛氏視世凱如己出,疼愛異常。1866年,袁保慶以知府銜侯補濟南,當時年紀已過四十,仍然沒有子嗣,袁保中便將世凱過繼給了弟弟。袁世凱時年七歲,隨嗣父赴任濟南、南京等地,領略了大城市的繁華,也熟悉了官場上的事故人情,大大開拓了自己的眼界。
袁保慶非常重視袁世凱的教育,在濟南時請了名舉人王志清做他的發蒙老師,在南京時請的家塾先生也是個文武雙全的舉人。袁世凱自幼聰明,但讀書不用功,而偏好拳腳,塾師也樂得因材施教,做個順水人情,就每天教他習武。袁保慶將自己幾十年的帶兵心得、官場經驗編為一書,名之為《自繰瑣言》,有空閒時,便以此書為課本,向世凱傳授自己的人生體驗。總之,少年時期的袁世凱,作為官宦世家子弟,受過良好的教育,同時封建大家庭和官場生活的耳濡目染更給了他一種實際的人生教育,使之逐漸歷練出一身圓熟的事故人情。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