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同種原子只是等效相同,並不是完全相同的粒子。
即使我們認同有兩個絕對相同的原子,實際還是不同,因為既然是兩個, 就意味是可以區分,既然可以被區分,就意味存在不同。能區分就意味至少是處於不同的時間或空間,既然是處於不同的時間或空間,那麼本身就是不同的,因為時空本身也是物體的一種特徵。
如果就是完全相同,又確實處於相同的時間和空間,那麼實際就是一個原子,也就談不上兩個,更說不上相同。
結論:單元宇宙萬物之間的差別不同是絕對的,不存在完全相同的兩個事物,因為能在觀察主體意識中形成兩個事物的概念,那麼它們就肯定已經被區分了,既然能被區分,就說明已經存在不同的特徵。
2.變動不同
差別不同說明在同一時空中,萬物之間是絕對不同的。那麼不同的時空中,物體自身的變動呢?
很簡單,所謂變動就是指前後不一樣,否則就叫靜止不變了。所以物體的變動導致自身也是不同的,這就是萬物的變動不同。
太陽一直不斷進行熱核反應,這就說明每秒中都有巨大數目的氫原子變成氦原子。因此,太陽的物質結構是處於不斷變化中的,那麼對它的前後一秒比較,這兩個靜元太陽相同嗎?
結論:任何兩個靜元太陽之間不完全相同。
地球也是,原始地球無論是面積、質量、轉動速度、公轉速度、磁場變化與現在差距都很大,地球經歷多少次滄海桑田的變遷,冰川世紀的變化,地球上的生靈又變化多少,曾經控制地球的恐龍王國盛極而亡。這樣巨大的差距是累積過來的,並不是一天造成的。
結論:任何兩個靜元地球之間也不完全相同。
長江、黃河就更不說,改了多少次河道,河床高度變化了多少次,水中的魚群又變化了多少次,能說長江、黃河永遠不變嗎?
結論:單元宇宙萬物自身的變動不同是絕對的,單元事物是靜元事物量子連線的,不存在完全相同的兩個靜元事物。因為既然能在觀察主體意識中形成事物變動的概念,那麼它們就肯定已經被區分,既然能被區分,就說明存在不同,如果不能被區分,就是靜止的,看不到變動了。
3.認知不同
在宇宙相對論中,雲寒已經闡述這樣的觀念,單元宇宙中同一客體在不同的主體看來,相是不同的,原因相不是客體單獨自身決定的。
認知的過程是需要有主體和客體,並且有觀察手段、標準、方法等,這樣就導致認知的結果不僅依賴所認知的物件,也依賴主體本身,既然主體是絕對不同,那麼認知的結果也肯定不同。
比如看電視,我們能看到電視中的各種畫面,其實真實的電視畫面不就是顯像屏出現一個個的點嗎?為什麼我們能看到一個個的故事情節,而且為電視中的人物擔心、歡喜、悲泣等意識呢?
因為人的視覺系統能將這些點組合成為一個大的影象,如果將電檢視像放大幾百萬倍,那麼我們就形成不了整個影象的概念,只能看到一個個的亮點。同樣,如果將人縮小几百億倍,從類似一個細胞甚至原子大小的角度看,那麼電視也就不是電視了,有點類似我們觀察到的宇宙彗星影象。
同樣,如果從太陽的角度來看電視,那麼電視就是一個點,它根本搞不清這個點與人這個點是什麼關係,只能判斷人這個點經常到電視這個點來玩。
我們吃飯,嘴巴是不斷地做咀嚼運動,這是一個有意義的吃飯動作。如果從我們身體上的一個原子角度考慮,那麼它只能觀察到一群原子向一個方向運動,過了很長時間,這群原子又開始反向運動,它能搞明白這是人吃飯的動作嗎?
因此,宏觀物體有意識的行為,從微觀上看是搞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