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頭鷹Owls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索林蟲群控制區,恆星系間的空曠地帶。

星耀帝國的四艘泰坦組成三角形陣型,一艘在中間,其他三艘在三角形的三個點上,四艘泰坦的探測裝置互相共振支援,指數倍的放大了探測器的探測波功率,能夠將探測器的範圍擴大數倍。

就這四艘泰坦,就可以把周邊上百個恆星系裡面的移動物體全部探明,然後再根據訊號特徵分辨到底是什麼物體,是小行星還是索林蟲群。

四艘泰坦的探測範圍,剛好差不多是一個劃分出來的臨時區域的大小,所謂L6區域就是這些被劃分出來的無數臨時區域中的一塊。

就這樣,L6區域的索林蟲群分佈就被星耀帝國艦隊探明瞭,艦隊並不需要去真的和索林蟲群戰鬥,向其他合作艦隊透露的資訊有一部分是假的,主要是在獲取情報資訊的來源上造假,這種探測方式並不方便透露給其他合作艦隊。

因為四艘泰坦的聯合探測陣列,其探測能力甚至能強悍到發現近距離進入全隱身狀態的幻影裝甲,幾乎沒有任何手段遮蔽這樣的探測。

多艦聯合探測陣列技術也並不是什麼先進的技術,唯一的技術難點就是在如何同步多艘艦船的探測波,防止戰艦之間的探測波出現互相干擾,導致1+1<1的情況出現。

星耀帝國的AI能夠從底層架構上調配艦載裝置,這樣的合作自然輕而易舉,對於其他有機國家的艦船來說,將探測裝置的系統聯合一下也可以做到。

這樣不用不知道,但一看就能立刻突破的科技被星耀帝國的科研部稱為“盲點科技”,平時很難發現這些不常用的盲點科技,但盲點科技能在一部分領域上發揮出超常的作用。

其他國家的艦隊並沒有展現出多艦聯合探測能力,所以星耀帝國的科研部將這項科技定為盲點科技,儘可能的不要將這些盲點科技洩露給其他國家。

多艦聯合探測技術這項盲點科技,最主要是防止其他國家過快的掌握到探測到幻影裝甲艦船的技術。

現在科研部還沒找到在多艦聯合探測下將艦船隱蔽起來的方法,一旦被其他國家發現了這項盲點科技,那幻影裝甲的隱蔽優勢就沒了,會對星耀帝國的銀河情報網路部署產生很大的麻煩。

“L6區域的蟲群行星的數量倒是沒怎麼變,但蟲母的數量太少了,這實在是太奇怪了。”2403看著幾艘泰坦的探測陣列給出的資料,疑惑的說道。

蟲群行星是索林蟲群的主要資源收集單位,一般會有蟲母編隊在蟲群行星周邊運輸蟲群行星開採出來的資源,蟲母編隊的數量一般不會少。

但現在這塊L6區域的蟲母編隊,實在是太少了,遠遠不如模型計算中,合理的蟲群行星資源採集編隊數量。

要麼是蟲母編隊的運輸能力得到了質的提升,運輸需要的編隊數量變少了,要麼是蟲母的數量已經少到了無法維持正常的運輸線路了,這兩種可能性,都沒法完全相信啊......

想到這裡的時候,2403突然苦笑了一下,沒想到自己居然有一天會因為索林蟲母的數量少而發愁。

現在只是要測試新武器而已,蟲母的數量又不是少到不能測試武器,那自然沒必要發愁,況且蟲母要是真死絕了,那才讓人開心。

計算了幾支蟲母編隊的前進路線後,艦隊解除了探測陣型,恢復了常規的行動陣型,和這幾支蟲母編隊“匯合”了。

索林蟲群的物資運輸編隊一般有12-15只蟲母組成,也見過10只左右的小編隊,但基本不會小於10只蟲母。

之前收集作戰資料的時候,基本也是以絕對的碾壓級別優勢火力去跟這些蟲母作戰,絕不放跑任何一隻蟲母。

這些蟲母編隊,也正好適合一場場小規模戰鬥的作戰節奏,和它們的

都市言情推薦閱讀 More+
來自2030

來自2030

江東一塵
關於來自2030: 未來世界的張澤,與一群相交相伴六十年的老兄弟慶祝年過八十,老夥伴們覺得來日無多,一時興起多喝了二杯老白乾,那知不勝酒力,一覺醒來靈魂穿越到六六年代,成為同名同姓的13歲少年張澤,由此開啟了重生的激情歲月,造就了一段轟轟烈烈的傳奇故事。
都市 連載 108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