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頭鷹Owls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星耀帝國與華耀的合作,早在華耀的使團艦隊到達星耀帝國後就開始了,華耀的這支艦隊全副武裝,裝備了華耀的各種武器,就是方便向星耀帝國展示自己的武器科技,更加利好之後的艦隊合作。
莫妮卡與貪狼的交鋒,不過是一次對雙方合作態度的闡明罷了。
星耀帝國中央科學院星系,217B武器試驗場。
這是一塊空白試驗場,沒有任何天然星體存在,現在,這裡有一艘華耀的巡洋艦和幾艘星耀帝國的工程船呆在這裡。
在華耀巡洋艦前方,有一塊被工程船用機械臂伸出來固定的晶格龍鱗裝甲板。
華耀巡洋艦的等離子電漿炮內部,在強磁場的約束下,一團有著數百萬度高溫的等離子體靜靜的在磁場中央懸浮著,它形如流體,閃耀著明亮的藍色光芒。
突然強磁場的磁場方向發生了一些改變,這團高溫等離子體被磁場直接“排斥”了出去,經過一段距離的磁軌定向加速與壓縮後,這團等離子體變成了一個直徑只有50厘米的小球,以60%的光速被射了出去。
它所打擊的標靶,是一塊星耀帝國的標準晶格龍鱗裝甲板,50厘米的等離子小球在飛行過程中略有擴散,但總體來說影響不大。
經過壓縮後的等離子體核心溫度能夠達到上千萬度,幾乎能夠融化一切已知材料,但是當它命中晶格龍鱗裝甲板後,並沒有將龍鱗裝甲板融化或者擊穿,而是直接爆散開來,變成了一團粘附在裝甲板上面的藍色發光液體。
這些藍色發光液體維持了一段時間後,快速的蒸發消散了。
這就是華耀星際共和國的主要艦隊武器,等離子電漿炮,屬於核聚變科技樹下的武器,透過高溫等離子體造成傷害。
等離子體說著挺高大上,但實際上也就是那回事,透過高溫或者其他什麼方式,把一團物質內部的原子與電子分離,形成一團由自由電子和遊離原子核形成的“離子漿”。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太陽就是一團巨大的等離子體,太陽的溫度和壓力讓其內部物質不能以單獨分子出現,只是一大團透過引力聚合在一起的原子核和自由電子而已。
華耀選擇的方式就是高溫等離子體,讓離子漿擁有高溫的特性,能夠灼燒融化目標的裝甲,他們還想辦法找到了離子漿中的特殊物質配比,讓離子漿就算脫離了能量供給,也能夠維持自身形態一段時間,粘附在目標裝甲板上形成持續的融化灼燒傷害。
如果目標裝甲不耐高溫,等離子電漿炮甚至能夠直接軟化對方的裝甲,持續削弱目標的防護能力。
不過這玩意的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等離子體對電磁場極為敏感,畢竟其本身就是一個優良的導體,最基礎的磁場偏導護盾就能夠對等離子電漿炮形成有效防護。
當星耀帝國的工程AI問及面對護盾這方面的問題的時候,華耀工程師給出的回答是:
“啊?還有護盾這種東西存在?”
後面才知曉,大麥哲倫星系裡面的文明,並沒有發展出護盾科技,華耀也被一同帶進了大麥哲倫星系文明的思維怪圈裡,並沒有去發展,或者說忘了有護盾科技的存在。
大麥哲倫星系文明基本上都是在提升戰艦本體裝甲防護能力和戰艦機動性上做文章,沒有考慮過有護盾的存在,所以等離子電漿炮這種專門針對裝甲的武器相當好用。
但在大麥哲倫星系好用是一回事,在銀河系裡面,等離子電漿炮好不好用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銀河文明在護盾上的投入雖然不多,但終歸是有裝備的,西部星域的靈能護盾,地球聯合國的標準能量護盾,星耀帝國的負物質護盾,都是相當優秀的護盾體系。
只是最近遭遇的敵人要麼自帶護盾穿透,要麼就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