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于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巴侯也不過是個不顧及他們死活,一味窮兵黷武的傢伙。
巴國百姓雖心懷怨氣,卻還是不得不接受官府的徵召。
六月份秋收過去以後,巴侯正式出兵黔中。
巴軍沿著江水順流而下直擊黔中。
十日以後,巴軍從巴東進入到了黔中境內。
黔中郡西部地區和巴郡接壤的地方名叫巫縣,此處別名夷陵,是黔中西部的大門。
巴軍只要拿下此處,可以進入黔中。
巫縣的守軍不過三千餘人。
這三千守軍中大部分都是城內百姓自發組織起的城防軍。
他們沒有接受過多少系統性的訓練,甚至嚴重缺乏軍械盔甲。
然而面對十餘倍的敵軍。
巫縣守軍寧死不降。
巴侯派人進城屢次勸降巫縣守軍皆不予理會。
對黔中百姓來說,他們可以接受秦國的統治,可以接受楚國的統治,也可以接受魏國的統治。
但他們唯獨不會接受巴國的統治。
巴國不過是個區區小國,對黔中百姓而言,他們絕不會屈從於一個小國的領導。
巴侯見勸降失敗,十分惱怒,下令攻城。
巫縣地勢險峻,守軍憑藉山勢據守。
巴軍本就是臨時徵召的,心懷怨氣,自然不願出力。
因此一直打了一個月,巴軍始終也沒有取得什麼進展。
巴侯非常惱怒,卻又沒有辦法。
天氣越來越炎熱,巴軍難耐高溫酷暑,加上蚊蟲叮咬軍中得病者甚多。
巴軍士氣低迷,無力再戰。
巫縣守軍的情況也不容樂觀。
經過了一個月的鏖戰,守軍死傷慘重。
現在城裡就連婦人都在上城守城了。
說實話,黔中應該感謝他們被秦國統治了這麼多年。
在被秦國統治的時候,黔中百姓人人思戰,不少人都曾跟隨官府打戰。
所以他們在面對巴軍的攻擊,才能堅持這麼久。
深夜,巫縣縣令將幾個負責指揮作戰的將領聚集到了一起。
“各位!”這位縣令面色沉重的看著身邊的幾位將軍說道:“如果再被圍攻半個月,我們就會因為糧食耗盡,不得不投降,各位想要被巴人統治嗎?”
眾將齊聲:“不想!”
巫縣令繼續說道:“如果各位不想被巴軍統治,那我們必須組織一次反擊,儘快擊敗巴軍。”
眾將頓時犯難。
組織反擊?這談何容易?
他們現在手上也就只剩下一兩千人,而且還有不少婦人。
憑藉這樣的軍隊怎麼反擊十倍的敵軍?
巫縣令沉吟了一會後,開口道:“我早就已經寫信給周邊幾個縣的縣令,他們也不願意被巴人統治,所以我們周邊幾個縣都願意出兵援助我們,現在守軍已經在路上。
當陽縣的軍隊,最遲明天就可以到。”
,!
說著,巫縣令將一份帛書放在桌上。
眾將軍接過去瞧了瞧,這是當陽縣令寫來的回信,信上說他已經率領5000守軍出發,明日就可以趕到,請守軍務必堅持。
守軍聽聞有援軍趕到,士氣大振。
第二日黃昏,當陽縣令果然率領守軍趕到。
兩天後,郢城也來了一些援軍,不過只有2000多人。
此刻巫縣守軍已經有差不多8000人。
巫縣令打算靠這8000人打一次反擊,徹底打垮巴軍。
巴侯聽說巫縣來了援軍,並不驚慌。“來的好,這些烏合之眾一起到巫縣,寡人正好一起滅